八年下级科学预习提纲第三章电5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学习目标: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该注意:①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和另一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电流、电压都是物理量,有各自的物理意义,物理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里的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对这一关系的理解要注意:①电流和电阻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2.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时应注意:①定律中有两处强调了“这段导体”,它表明定律涉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都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②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前提条件,甲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③欧姆定律公式I=可以变形为U=IR,但不能认为导体两端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公式还可以变形为R=,但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跟所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测量、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而已。3.伏安法(1)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家长签名:学生姓名:安法。(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和导线。(3)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接线时,开关要断开。开始时,滑动变阻器应接最大值。(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及保护电路。4.电阻的串联(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串=R1+R2+…(2)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串联后总电阻为R串=nR。(3)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5.电阻的并联(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2)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并联后总电阻为R并=(3)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要小。二、阅读内容:P75~82三、带着问题上课堂: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四、预习练习:1.对于欧姆定律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对某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相同的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对应的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对不同的导体,导体两端的电阻跟导体的电压无比例关系D.对一定的导体,比值U/R是恒量2.由欧姆定律公式可以推导出R=U/I,正确的说法是()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导体的电阻为0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通过的电量越多,电流强度越大B.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与电流强度成正比C.因为R=U/I,所以电阻与电流强度成反比D.R1和R2并联后总电阻为R1·R2/(R1+R2)4.如右图所示,电源两极间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5.有两个电阻器分别在各自的电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