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美苏“冷战”课题:第17课美苏“冷战”课标内容: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书面的形成及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学习纲要一.杜鲁门主义1.“冷战”政策的提出及其重点2.杜鲁门主义3.马歇尔计划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5.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二.美苏争霸1.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2.美苏争霸的影响学习重点1.美国实行“冷战”政策2.美苏争霸学习难点1.美苏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2.美苏“冷战”政策的性质3.美苏争霸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学习提示:二战中,美苏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在学习中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他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的开始。2.1948年,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它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了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3.1949年,美国等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为首的东欧8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书面的形成。4.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第一阶段是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但美国仍占据优势。第二阶段是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势头,美国转守为攻。第三阶段是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的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5.苏美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影响。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总目标是主宰世界。二战尚未结束时,罗斯福就曾构想战后世界蓝图,其主要的战略构想是大国合作,特别是美苏合作,同时安排战后世界共同维持战后世界秩序,但是必须由美国充当老大,主宰世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后,凭借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并通过实施霸权主义的政策和手段来追求这一目标。苏联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杜鲁门政府的对苏联政策日趋强硬。它的战略构想是屏弃美苏合作,一边搞导弹威胁,一边搞金元外交,使用霸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军事手段,控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亚非拉,施压东欧,东亚社会主义国家,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美国的战略目标的战略构想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的。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要求确保美国的“世界第一,越多越好”的经济利益,这是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利益。战后初期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美国需要为其远远超过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大量产品和大量资金,去最大限度地拓占海外市场和投资市场。美国需要依靠其经济实和军事力量来保持其头号大国地位,力图称霸世界。而苏联在战后初期的战略总目标也是确保头等大国地位和势力范围,并且发展壮大以苏联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推进世界革命。其主要战略构想是,维持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制,巩固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和势力范围,建立包括东欧在内的保障苏联安全的屏障,增强苏联的国力,扩大苏联的影响,推进并领导世界革命。确保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争取意识形态的胜利等是它的战略利益,但最重要的是苏联安全利益。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