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1.注意归纳学习内容;2.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思考问题。2.2.3环境污染与破坏导学案课堂目标导航1.了解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2.弄清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3.学会自觉爱护环境,依法保护环境。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与破坏。○填一填: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加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资源日益匮乏等。○想一想:在你生活中让你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是什么?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因素有哪些?观察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如白色垃圾、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因素:一是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植被,同时排放的废弃物也不断增加,进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我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较低且面临着快速发展的问题,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课堂导学方案【走进生活】生:学习活动今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能直接感受到的比较典型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师:教学建议1.导入可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2.引导学生观察和反思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3.点评,然后小结:我国人口太多,加上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活方式,致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明确观点】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2.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师: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2.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自己归纳的观点,并要求学生整理完善。3.师生共同探究: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小贴士:No.1一定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和自己收集的资料来探究!No.2观点提示一是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植被,同时排放的废弃物也不断增加,进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我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较低且面临着快速发展的问题,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另外,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合理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入体验】生:学习活动再现一个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或是由教师提供一个典型的环境问题),然后认真体验和感悟,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我的感悟是:问题探究: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师: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对他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或教师提供的典型的环境问题进行体验和感悟,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贴士:情境例示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正导致每年35万至40万人死亡,每年还有3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死亡,另外,还有6万人因水质较差患上严重腹泻、胃癌、肝癌和膀胱癌而死亡。世界银行此前的研究报告则显示,在全球20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感悟”提示: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了人们生病死亡,同时,在全球20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占了16个。这十分明显地说明了中国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3.点评,然后小结:我国的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会运用】生:学习活动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国家应该:青少年应该:师:教学建议1.此环节的“导行”应该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从学生收集或老师展示的资料中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也可以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自己准备怎么做。◎小贴士:情境例示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