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洋务运动学习目标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及内容,理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2.认识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历史地位。学习重点1.洋务运动代表人物2.洋务运动内容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独学:(一)独学(10分钟):认真阅读教材后根据下列问题提示在书上进行勾画并做文字标记。1.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称为派;属于阶级);时间。2.主要内容(措施)(1)创办军事工业:口号和企业名称及其创办人。(2)创办民用工业:口号和企业名称及其创办人。(3)筹建海军:时间和三支海军的名称。。(4)兴办新式学堂。其中1862年成立的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还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________和________。3.结果:甲午战争中,________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4.洋务运动的评价:①性质②局限性③积极作用预习二、互学:(14分钟)1.小组(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并订正完善2.归纳洋务派兴办的企业按“类别、企业名称、创办者、地位”绘制完成下表,并互相抽查。3.思考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展示三、质疑:(通过同学、小组、老师等多途径解决问题)1.学生展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原因。2.展示预习中合作学习的问题。3.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四、点拨:1.教师对学生个人问题、小组问题等点拨指导。2.通过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类别企业名称创办者地位五、小结:(一)用一首小诗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内忧外患陷困境,自救洋务鸦后始。师夷长技洋务派,口号自强又求富。奕忻曾李加左张,军用民用和学堂。三支海军福南北,甲午战后洋务亡。自救失败促资发,开辟中国近代化。(二)巩固练习:1.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2.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C.李鸿章是爱国者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3.“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基于这种认识,洋务派着手()A.创办军用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创办近代海军D.创办新式学校反馈六、拓展: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