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难点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二、知识概览图农业:耕田垦辟范围的扩大;占城稻的引进;茶叶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纺织业:两浙的丝织产品已跃居全国首位;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陶瓷制造业:江西景德镇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纸币的产生:北宋时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原因: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许多中原人南街,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宁初期完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三、新课导引相传在浙江龙泉地区,有章氏兄弟二人擅长烧瓷。人们把他们的瓷窑,分别称为哥窑和弟窑。有一天,弟弟出于忌妒的心理,趁哥哥刚刚烧好一窑瓷器回屋休息的时候,将冷水泼进瓷窑。过了些时候,哥哥从窑中取出瓷器,一下就惊呆了,因为每件瓷器表面都有很多裂纹。没想到,坏事变成了好事,人们觉得这些裂纹不仅不影响使用,还有一种装饰美,于是这窑瓷器志了比往常更多的钱。其实,这只是一个有趣的传说。瓷器所以出现冰裂纹,是因为人们通壶控制器物胎体和器物表面釉层的物质成分,经焙烧后冷却,釉层的收缩大于胎体的收缩,釉面因而出现开裂,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冰裂纹以哥窑产品最为著名。〔思考讨论〕你见过冰裂纹瓷器吗?宋代冰裂纹瓷器是宋代手工业成就的典型代表,宋代手工业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手工业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还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四、教材精华知识点1南方农业发展原因唐代中期以后,北方战乱不断,大量人口迁徙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步伐。表现耕田垦辟范围的扩大,在南方表现得最为突出,圩田是江南人民把农田和水利结合起来的杰出创造。由于水田的增加,水稻已成为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而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当时,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已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棉花的种植,在南宋时已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盛产于南方的茶叶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占城稻的种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大海捞针产于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开始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记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物期短,自种至收仅50余日。大中祥符四年(1012),江淮两浙大旱,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以上地区播种,获得成功,不久,今河南、河北一逞也种上占城稻。南宋时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也成为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知识点2手工业和商业纺织业宋代丝织业出现南方逐渐超过北方的态势,两浙的丝织产口已跃居全国首位。许多地方,尤其是江浙地区,出现了不少独立的私人作坊,称为“机户”。南宋后期,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的兴起,在我国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陶瓷制造业(1)宋代制瓷出现许多名窑,后来居上的江西景德镇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精美绝伦的宋瓷窑行销海内外,深受人们喜爱。(2)宋代制瓷业的规模和工艺水平大大超过了前代。目前,在全国已发现1000多处宋代瓷窑,其中重要的有30多处,其中定窑、钧窑等五大名窑是诸窑中最负盛名的。造般的技术宋代的造般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内地江河干流沿岸的州城往往都有制造内河船舶的工场。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