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教案鲁教版必修1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首先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引导学生分析教材28页图212,掌握岩石圈的范围,理解岩石圈与地壳的区别。然后运用岩石标本、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绘制示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岩石圈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和特征、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内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作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成及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2、能够运用课本插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提高运用读图观察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3、通过对地质构造意义的学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科学素养。解析:岩石圈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本节注重图文结合,注重观察,加深学生的感受和认识。通过对图表的阅读分析,学会从中提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并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分析,说明问题的技能。教材为配合教学内容,将大量的知识安排在活动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业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本节内容重难点的突破,我主要通过动态的流动过程来引导学生,从而绘制出简单的示意图,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列表格来理清学生的思路。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来探究某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的精神兴趣。四、教学流程导入讲授新课学案学习小结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在上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的天体,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个特殊的天体——因为地球上有生命!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同学们,你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十几年了,如果你有奇遇结交了一位外星球的朋友,你会如何向他描述我们的地球呢?请大家结合教材第26页“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试着介绍一下我们居住的星球。生(两三位学生介绍)地球内部与外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师地表以下为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表以上为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壳及上地幔顶部是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大气1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我们将在这一单元中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各个圈层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让我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尽奥秘吧!板书: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师刚才我们提到地球内部圈层大致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向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师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称为岩石圈(1ithosphere)。请同学们参照教材26页和27页第一段文字,仔细读26页图212,了解岩石圈的范围,分析岩石圈的结构特征。板书:一、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师岩石圈是否就是地壳?生不是,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岩石圈包含了地壳,还包含了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板书:2.地壳及其分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1ithosphere)。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壳不等于岩石圈,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地壳上层称为硅铝层,下层称为硅镁层。硅铝层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是一个不连续圈层,硅镁层是一个连续圈层。板书: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师别小瞧了你们拿着的这些岩石。自然界的岩石种类繁多,数量、形状、颜色、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各异,每块岩石都有自己的“经历”,它们有的曾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诞生过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