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学案班级姓名年月日学习内容社会生活的变迁主备课时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1年7月13日,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彻夜难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材料二: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2004年、2005年相继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会徽、主题口号。请回答: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⑵请你写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会徽是“、主题口号“”。⑶作为一名中学生,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你觉得自己应做什么?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5年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顺利完成飞天使命,令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⑴你知道两位航天员的名字吗?请你写出两位航天员的名字。⑵请问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为什么让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⑶我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⑷请列出我国科技上巨大成就。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⑴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⑵“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⑶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学习目标识记:建国以来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学习流程:一、复习上节内容二、1、认真阅读课文第一目明确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主要变化。2、认真阅读课文第二目明确祖传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戏曲、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书信、公用电话、家用里话、寻呼机、手机、电子邮件等)三、知识结构四、自学检查1、社会生活变迁①建国初期人民生活。②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由于,进展缓慢。③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由、迈向小康。2、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居民在提高的同时,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主要表现在①对增多。②对及及比例大幅增长。③对、、受到重视。④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展现了生活的与,、成为新的时尚社会生活的变化衣、食、信、行文化生活消费观念五、分层练习1、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实行“公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2、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时间的说法:50年代看太阳,70年代看墙上,80年代看手上,90年代看腰上()A、人民生活习惯变化B、人民生活水平变化C、轻工业发展快D、人民消费观念变化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