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密度》教师寄语: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记住纯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点难点】1.密度概念的理解.2.密度公式的应用.3.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课前学习: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的质量,总结(2)按113页探究过程进行探究,按测量数据在图6.2—1中绘出图象,所绘出的图象是比例函数图象。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关系。2、阅读114页上面的内容,(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这反应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物理学中用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计算公式,m表示,单位,v表示单位,ρ表示密度的单位有、其换算关系:1kg/m3=g/cm31g/cm3=kg/m3(3)水的密度为1×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7.9×103kg/m3=g/cm3【注意】(1)同种物质,在一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实际上当质量增大几倍时,其体积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密度和质量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种类有关。(2)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二、研讨解惑:(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实验方法:。2、实验器材:(1)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器材:。(2)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器材:。3、实验设计:(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控制不变,改变,测出物体的体积和质量。(2)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改变,比较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对应的体积,并求出比值。4、实验数据及分析:实验序号物体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1铝块10272.72铝块20542.73铝块30812.74铁块10797.95铁块201587.96铜块10898.97铜块201788.9(1)分析1、2、3数据,可得出。(2)分析不同种类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得出。5、交流与评估:(1)实验中对所选用的金属块有什么要求?(2)探究过程中,为什么选用同种材料的多个金属块?点拨:(1)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要及时记录在表格中,防止数据错位,导致规律难寻。(2)分析数据时要考虑误差,允许一定的测量误差。(二)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即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用公式表示为。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体积的单位是,故密度的单位是,其常用的单位是g/cm3,1g/cm3=kg/m3。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4、由ρ=m/V知,密度的大小由质量和体积决定,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5、分析不同物质的密度值,思考以下问题:(1)对比不同种类物质的密度,发现密度一般(选填“相同”或“不同”)。(2)分析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如水和冰),密度(选填“相同”或“不同”)。(3)不同种类的物质(如酒精、煤油),密度(选填“可能相同”或“一定不同”)。(4)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比气体的密度(选填“大”或“小”)。点拨:(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体的种类有关。(2)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有关,如水结成冰或冰熔化成水,密度发生改变。三、拓展提升:考点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2)右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②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物理量物体质量m/g体积v/cm3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