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经济大危机【学习目标】1、掌握经济大危机的概况(时间、爆发国特点)2、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危害。3、知道罗斯福新政的背景。4、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和特点、中心措施、作用。【重点难点】重点: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危机和罗斯福新政。难点:对《国家复兴法》中一些内容全面的辩证分析和评价。【自主探究】一、“繁荣”及其崩溃1.背景: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________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_______”一时。2.爆发:_____年经济危机在_____首先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_________。_________;3、特点: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危害:人民群众_______;引发了各国的_______与______危机;加剧了各国之间的_______和______;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______动荡。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严重的______危机,引起了_____危机__________,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_____。2、时间: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3、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内容:中心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____。5、作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却带来了危机?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语请回答:(1)材料一演说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2)面对这种情况,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3)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当堂达标】1、在以下年代中,哪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A、1929—1933年B、1924—1929年C、1918—1923年D、1933—1939年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A、战后市场持续萎缩B、盲目扩大生产与销售间矛盾日益尖锐C、股票投机破坏金融秩序D、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开始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范围()A、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美国C、整个资本主义D、欧洲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包括:()A、波及范围特别广B、持续时间特别长C、破坏性特别大D、各国法西斯上台6、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失业人数有()A、三千万B、二千万C、一千万D、五百万7、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B、缓和社会和阶级矛盾,实行社会福利措施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8、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银行B、调整农业C、调整工业D、兴建公共工程9、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C、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10、阅读下列材料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发表了就职演说,他说“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请回答:(1)罗斯福怎样使美国获得新生和繁荣的其中心措施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效果?(2)你认为罗斯福整个一措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对中国经济建设有和借鉴意义?11、请简要评价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