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修订导学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通过对秦始皇和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的了解,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思考“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懂得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知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制的概念。【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9页到第70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秦王赢政采用“”称号,并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2、秦始皇废除西周时实行的,建立、二级行政机构,各级官员都由直接任免。二、课堂研讨秦始皇增加了皇帝权力,使皇帝成为国家内拥有最高权力的人,你认为这个做法恰当吗?试抒己见。三、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材料二秦朝君臣之间,围绕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问题,发生过激烈争论。……秦始皇认为李斯的话有道理,决定实行郡县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上有什么创新之处?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郡县制与西周的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新变化?3、从上述政治制度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方面,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此称呼最早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其主要职责是()A.辅助皇帝处理国政B.掌管军事C.掌管监察D.掌管刑狱3.在秦朝的中央政府中,分管军事的官员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郡县制是在()A.秦国B.秦朝C.赵国D.晋国5.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在地方实行郡县制C.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D.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新华网消息:对于新世纪中国的新领导班子来说,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改革需要大动作。想当年,秦始皇一统河山,将天下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个郡)。如今中国人口已经增加了几十倍.国土面积也比秦朝时大了许多,但是仍然只划分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显然是需要改革的。请回答:(1)秦始皇赢政统一六国后,地方机构是如何改革的?(2)你知道现行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怎样构成的吗?材料中提到的“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具体是怎样组成的?【学习目标】1、知道交通的畅达、文字的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小篆和隶书、圆形方孔铜钱、灵渠、万里长城、焚书坑儒等知识点。2、通过阅读课文及有关课外读物,培养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难点:“车同轨,书同文”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关系。【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统一车辆,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2、秦始皇规定以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又推出一种新的字体。3、为了防御进攻,秦始皇筑起西起,东至的万里长城。4、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采纳的建议,实行“”。二、课堂研讨阅读下列材料:“战国时期,各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始皇初统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请完成:1、造成战国时期律令不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虽然笨,但我不懒,我知道答案了!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此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三、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材料: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请完成:1、郭沫若所说的是什么事件?2、这件事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而做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