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项目感觉共和国的巨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情感。能力目标: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学习难点:综合国力的含义三、导学过程:1、情境导入新闻播报:2010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该片是为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据悉,此节目包括时长15分钟的专题长片和30秒广告短片,15分钟专题片,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拍摄地点分布各地,力图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弘扬积极向上的当代中国精神。30秒广告短片采用更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方案,集中了体育界、演艺界、学术界、科技界、企业界等享有国际盛誉的优秀中华儿女,力图展现当代中国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将全景式地展示当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勃勃生机。假如你是该片的导演,你会选取哪些角度来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反映中国的建设成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课“腾飞的东方巨龙”,感觉一下共和国的巨变吧。2、导入课题后出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明确这节课的目标3、预习检测1)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到,再由到的历史性跨越。2)综合国力包括哪些内容?3)当代中国的巨变体现在哪些方面?4、展示反馈(1)自主探索,梳理疑难(2)互助合作,交流疑难在组长的协调下,小组内交流遇到的疑难问题。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下面。疑难问题:A、学生展示讨论的成果。B、小组间合作探究,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3)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为了拍好时长30秒的《人物篇》,人民网做了一次以“如果你是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导演,你会拍哪些人?”的调查,下面是网友发表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名人出演,创意不错网友“超越C++”:由来自中国科技界、体育界、金融界、思想界、企业界、文艺界等各领域的名人来诠释祖国形象,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要让一些怀有偏见的外国人认识中国,展示、诠释和改善中国的形象,名人的面孔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名人之所以为名人,本就具有广告效应。一个能培养众所景仰的名人的国家,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第二种观点:多点草根,效果更好网友“小墨”: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不妨换种维度,将镜头对准普通的中国劳动者,记录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将受众带入中国社会的肌理,做鼻息般的交流。这样,也许会让外国朋友更深切地感知中国,结识朴实热情的中国人民,消除疑窦和隔膜。网友“真的吗”:现在的名人越来越国际化,姚明在美国打球,邓亚萍在英国读博,马云的淘宝“打败”了易趣……被挑选的这50个中国名人,多多少少会被老外们辨认出来。换句话说,请他们来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加强记忆、重新辨识的过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扩宽拓深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认知,并不好判断。因此,在《人物篇》推出之后,不妨再来一个姐妹篇,记录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一天,叙述他如何用手辛勤劳动,用心真诚交流,用爱认真生活……简单而感人,直接而有力。1)第一种观点是用名人出演,展示中国国家形象。请你说出你认为最能代表国家形象的一位名人,并为该片的人物介绍加上旁白。2)第二种观点是用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来展示中国国家形象。你选取我们身边的哪些事例来证明中国的巨变?5、合作交流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时长15分钟的专题长片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拍摄地点分布各地,力图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弘扬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