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贞观之治学导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2.能力目标:会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3.情感目标: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学导重点及方法重点:是“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贞观之治”,由三个方面构成。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的评价。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是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我们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问题预设1.什么是“贞观之治”?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大兴学校,发展科举。2.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3.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3分钟同学们,看电影、电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娱乐活动。老师想了解有多少同学喜欢看电影、电视。(统计)老师也非常喜欢。今天我们先看一个电视片段,看多少同学能准确的说出片名及片中任务的名字放映《贞观长歌》中玄武门之变的片段,让学生回答问题,刚才的片段选自哪一步电视剧?表现的人物是谁?李世民是以为什么样的历史人物。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目标咀嚼3分钟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目标。2.默读一遍学习目标并划出你认为需要完成的目标,仔细体会本节课的情感目标。3.最后请同伴交流一下对目标的理解。自学指导10分钟要相信自己,只要付出肯定有回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1.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导读的要求认真阅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先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解决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划出来,答案写在问题的下面。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解决;第二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写在我的问题处;问题要围绕学习目标提出,并能联系生活实际。2.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重点关注历史学科长。3.及时对学生进行引领,引领要有时间、目标、问题意识。对自学人真的同学进行鼓励。讨论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7分钟1.提出明确要求:学科长主持小组讨论,组内轮流发言(作答、质疑),组内先交流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再解决组内同学发现的新问题,请各组派代表把组内发现的好问题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走进小组,倾听交流。2.讨论要求:一起立,二聚首,三张口,四讨论,五评价。3.组织学生提炼出重点问题,组内展示,并呈现在黑板上。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和结论。展讲指导5分钟1.创设展讲情景,展讲具体的格式要求,培养学生的展讲技能。2.引导学生展示本组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和结论。要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展示着质疑,本组成员可以互相补充修正,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从而使问题在展示中解决。3.科学引导,使问题条理化。4.教师提前预设好程序,弱化过度主持。精讲点拨审题答案方法拓展5分钟1.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⑴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⑵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⑶注意“戒奢从简”,克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⑷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⑸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结果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