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物理《2.6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课程分析】课程标准1.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2.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4.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5.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6.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7.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8.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标准分析1.认识电流。知道电动势。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2.理解欧姆定律,用它进行有关电路问题的计算。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3.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4.了解电流表中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了解电压表中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电压。5.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并用其表达式进行有关计算。认识焦耳定律,用其表达式进行有关计算。知道电功与电热的区别。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6.通过探究决定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知道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7.认识内电路和外电路。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用它进行有关电路问题的分析与计算。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8.了解多用表的基本工作原理。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9.理解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体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探究过程。能用解析法和图象法求解电动势和内阻。体验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10.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专题六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基本内容】一、电流(I)1.电流形成条件:当导体两端存在电压时,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强度:电流的强弱称为电流强度。若通电时间为t,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是Q,则导体中电流强度I为:3.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它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之一。4.电流的方向:电流是标量,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等效于等量正电荷向相反方向移动。金属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中自由电子沿电流的反方向移动。5.电流与微观电荷定向移动的关系:若导体截面积是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电荷密度)是n,自由电荷电量是q,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是v,则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I=nqvS。6.三种速率: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约为10-5m/s,自由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约为105m/s,电场的传播速率(电流速率)为108m/s。7.恒定电流:大小、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仅有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二、电压(U)8.定义: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势差。9.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条件:因导体中两点间存在电压,使电荷在电势不等的两点间定向移动,就产生了电流。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W=qU。10.单位:伏特。三、电阻(R)11.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导体的电阻。定义为R=U/I。12.影响电阻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导体的温度。13.电阻率:导体的电阻率是与材料、温度有关的量。其大小等于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的材料电阻值。14.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有关。用R表示电阻,L表示导体长度,S表示导体横截面积,ρ表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四、电功(W)15.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即通常说的电流所做的功。16.公式:W=qU=IUt。17.单位:焦耳。五、电功率(P)18.定义:电流所做的功与做功所需时间的比值。19.公式:P=W/t;P=UI。20.单位: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