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水循环与水资源班别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了解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及意义;2.能用“物态变化”知识分析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的相关现象;3.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预习导学】阅读课本、分析插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液化成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2、分析下图知道,水循环包括三大循环即:(1)海上水循环——海洋水经蒸发被带到上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海洋。它是大气降水的主体约占到降水总量的90%以上。(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经蒸发到达海洋上空经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它可以使陆地水不断的循环再生。所以陆地水是可再生资源。(3)内陆水循环——陆地水经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被带到高空再经降水过程返还陆地。主要存在于内陆地区。3、云的成因: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时,液化或凝华(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4、雨的成因:雨是云中的小水珠相互凝聚,逐渐增大成为大水珠,大水珠越来越重,下落到地面形成的。云中的小冰晶聚集变大,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大水珠也会形成雨。5、冰雹的成因:夏天,当云中的雨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便会凝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当气流减弱时,小冰晶回落,上升气流再增大则再上升;如此上下翻滚,小冰晶就逐渐成为冰雹。6、雪的成因:雪是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时,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的。7、雾的成因: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时,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液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这就是雾。8、露的成因:露是夏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附在树叶、花草上形成的。9、霜的形成:霜是冬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态的小冰晶形成的。【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水是珍贵的资源?答:地球上的水约97.2%是海洋的咸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淡水约占2.8%,其中2.2%以上的淡水被固定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盖中,人类也难以利用;其余的发布在土壤、地下、江河、湖泊和大气中。人类实际可直接利用的淡水极少。因此,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P.106)2、导致严重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受到污染和人类过量使用是导致严重水危机的主要原因。3、导致水质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答:主要原因:城市工业区的污水排放,酸雨的污染,热污染;农业区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引起的污染,以及灌溉中的盐污染;生活用水污染,如含磷洗涤剂的污染等。4、怎样才能有效、合理地使用水资源?答:(1)人类应尽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并采用先进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以便使水资源能够循环使用;(2)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和节约用水;(3)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节水的法规,有效地使用水资源。【巩固提升】1、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C)A.雨B.露C.霜D.冰2、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A)A.自然蒸发B.无节制的引流灌溉C.土地沙化D.过度放牧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到处都是水,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上水的0.03%,所以要保护水资源C.保护水资源,只要减少污染就行了D.只要节约用水,就能保护好水资源4、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就形成千姿白态的云。5、春秋季节,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地面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6、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1).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