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主【学习目标】1.认识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克服盲目从众的方法和途径。;2.能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做到自主选择,勇于负责。重难点【学习重难点】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避免盲目从众。2.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做到自主选择,勇于负责。【知识链接】小泽征尔是日本名扬世界的指挥家。在一次音乐指挥家大赛中,他在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时,发现有几处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乐队演奏错了,便停下来重奏,结果依然如此。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重申明:乐谱没有问题。面对几百位权威人士,小泽征尔思考片刻,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席上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会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前两名参赛者就是因为盲从权威而被淘汰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仔细、认真阅读教材P58——P63内容,将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知识要点)划出来,完成自主学习。把理解有障碍的问题列出来,以便小组讨论、交流。1.针对从众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逐步克服的从众心理。2.从众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缺乏是盲目从众的主要原因之;是从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少年从众的又一重要原因。3.我们要用思考问题,对人对事有自己的。4.在决定是否做出某一个选择或行动前,应该、各种择,,同时准备为这一选择和决定可能造成的后果。5.要避免盲目从众,做出正确的选择包括;如果跟随同伴做了错事,要;在同伴即将或已经做错事的情况下,要。【合作探究】14岁的张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夸他有出息,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就渐渐变了。他见那些朋友都吸烟、喝酒,自己不吸烟、不喝酒,怕他们瞧不起自己,于是也跟着一块儿吸烟、喝酒,去营业性舞厅和网吧。由于花钱越来越多,家里给他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开始偷窃。一次在偷窃他人财物时被公安人员抓获,给予治安处罚。但张某仍不悔改;后来伙同他人持刀抢劫路人,触犯刑法,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张某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你认为张某盲目从众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张某怎样才能避免盲目从众?学法指导:设问一般来讲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提出,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1)找准行为,准确定性;(2)寻找依据,明确后果;(3)结合实际,具体做法。【学案整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1)知道从众现象是如何产生的?(2)掌握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自主选择勇于负责是克服盲目从众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3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选项)1.我们要克服从众心理,迈向真正的自主。下列对自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能力C.自主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D.做出选择或行动前,独立思考,认真分析,作出合理的决定2.美国有个富翁,规定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每周必须独立谋生一天,并称之为“孩子谋生日”。每当这一天的早晨,富翁亲自驾车几十公里,把孩子送到闹市区,赶下车,令其自己想办法谋生一天,傍晚他再驾车把儿子接回来,尽管往返所消耗的汽油费远远超过儿子一天的生活费,但这个富翁却乐此不疲坚持这样做。对此,你的理解是()A.这个父亲太残忍,没有照顾好孩子的生活B.美国人的观念很奇特C.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D.这个孩子没有独立自主精神3.在中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从众现象,中学生容易盲目从众的原因是()A.学生知识少、阅历浅B.阅历、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思想还不成熟C.乏独立思考、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D.学生敢作敢为、自信心强二.综合题4.材料一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当你的观点与多数人不同时,即使自己是对的,也会放弃自己的意见;当班级中的一些同学结伴做某件事时,你会不假思索地参与;追逐流行潮流,“跟着感觉走”……材料二如右图(1)这种现象称为什么现象?(2)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做?第2课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