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上海版教材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上海版教材_第1页
1/2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上海版教材_第2页
2/2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自学指导】1.熟读和背诵这首诗。2.理解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3.正确理解诗人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感情。【正音正字】籁lài磬qìng【朗读课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课文简析】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感受,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景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本诗题咏佛寺禅院,却抒发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欣赏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悔的情怀。开头两句,写诗人清晨登山入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显露对佛宇的礼赞之情。三四句,写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后院花丛树林深处的唱经禅房。这样幽静美好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景,而在与能够唤起身经其景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五六句,写他举目眺望寺后的青山绿水。只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此时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佛门怡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山光”两句,造语警拔,寓意深长,旨在发人深思。诗人着力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七八句,写似乎大自然和人世间所有其它声音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这是律诗,但笔调似古体,格律变通:首联流水对,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首诗表现了常建诗歌的特点: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景,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思维训练】1.诗中哪些句子描写破山寺后禅院的幽深景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诗中哪些句子描写山和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突出了古寺什么特点?突出古寺肃静、幽深、脱俗、纯净的特点。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地的喜爱之情和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5.《题破山寺后禅院》具有盛唐山水诗的什么情调?悠闲适意的情调。6.找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韵脚。林、深、心、音。【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3.预习《无题》。【教学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上海版教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