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学校班级姓名日期从我们吃饭用的筷子,到航天飞机的机械臂,从古老到现代,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手臂的延伸,无论多么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生活中有着大量的简单机械,它们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同学们,欢迎你们步入九年级的物理课程,本章我们将一起走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机械。第一节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回顾《力与运动》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⑴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⑵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或做,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使用过下面这些工具吗?想想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或看见别人怎样使用的,在使用这些工具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把你的看法说出来或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第1课时导学案学校班级姓名日期一、学习目标:1.在对生活中的钢丝钳、羊角锤、螺丝刀、开瓶扳手等工具的使用中认识什么是杠杆;2.经历螺丝刀撬图钉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杠杆的五要素,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3.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二、预习交流:1.我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或用到的工具有……2.我发现这些工具在使用时,能够……,同时我又产生了一些疑问……三、互动突破:(一)杠杆活动一:拔图钉木板上有一只图钉,⑴请你尝试用手直接把它拔出来;⑵选择一样工具将它拔出;在你拔出图钉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更方便、更省力?活动二: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像上述使用到的钢丝钳、螺丝刀、羊角锤、开瓶扳手、衣服夹子等工具,都是一根在作用下可绕的硬棒,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做。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到的杠杆的事例吗?(二)杠杆的五要素活动三:认识与杠杆有关的名词1.画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杠杆示意图。分别认识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2.作出下图在闸刀使用中的两个力臂,并标明L1和L2。(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活动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状态:或。2.将杠杆从其中点支起,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这样做是为了克服力臂:。的影响。挂上钩码后,通过移动钩码或测力计的位置,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这是为了便于。3.分下列几种情况探究杠杆的平衡情况,并将结果记录在课本中的表格里。①保持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③保持钩码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古希腊学者首先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也被称为。四、总结提升:五、当堂训练:1.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杠杆一定要有支点B.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C.杠杆的力臂可以不在杠杆上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长度之和2.画出下列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3.如右图实验装置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填“右”或“左”)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实验时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答:(1);(2);4.如图所示的杠杆,每个砝码重均为1牛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边各减去一个砝码,则:()A.杠杆保持平衡B.杠杆左边向下倾C.杠杆右边向下倾D.无法判断(第2题)(第3题)(第4题)丙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第1课时导学案课后作业学校班级姓名日期一、第一节第一课时课后巩固1.关于杠杆及其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B.动力、阻力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C.动力的方向总是与阻力的方向相反D.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且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时先调节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当在A处挂三个钩码如右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应在B处挂___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