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1.说出明朝对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经营管理的史实。2.复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概括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3.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4.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1.经营蒙古和东北地区(1)经营蒙古①与蒙古的关系:蒙古族的瓦剌和鞑靼部不断南犯。明太祖指出北方边境防御不能忽略,要选将练兵,时刻备战。明成祖时进行了十几年的防御战争。②经营蒙古:1410年,明成祖在斡难河大败鞑靼军,鞑靼向明称臣纳贡;明成祖第二次亲征漠北,击败瓦剌,遏制了瓦剌势力的膨胀;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又三次亲征漠北。③意义:有效遏制了蒙古势力的南侵,保障了边境的安全。(2)经营东北①1409年,在东北的特林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东北地区。②明成祖和明宣宗曾数次派太监巡视东北地区,安抚各族人民。③在特林建造永宁寺,立碑两座,分别镌刻《敕修永宁寺记》和《重建永宁寺记》,记录了明朝经营和管理奴儿干都司的史实。想一想:为经营蒙古和东北地区,明朝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1)经营蒙古的措施:明成祖五次亲征;修筑长城;设置九边。(2)经营东北地区的措施:设立奴儿干都司;派遣钦差多次巡视东北地区。2.戚继光抗倭(1)背景:嘉靖年间,沿海奸商与倭寇勾结,共同走私劫掠,无所不为,给沿海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2)戚继光抗倭①组建军队: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新军,严加训练,号称“戚家军”。②抗倭斗争:戚继光先后扫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③历史意义: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戚继光扫平沿海的倭寇,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是一位民族英雄。*议一议: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你认为戚继光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斗力强;明军和人民群众的有力配合;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2)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郑和下西洋(1)目的:明成祖为了加强明朝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明朝庞大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3)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议一议: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呢?明朝国力强盛,能够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原因);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用于航海;郑和个人的才识和胆略等。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岳家军”“戚家军”同是纪律严明的军队,他们在抗击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岳家军”是南宋时期,岳飞领导抗金斗争的一支军队。金政权是女真族建立的,女真族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因此,“岳家军”的抗金斗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冲突。“戚家军”是戚继光领导抗倭斗争的一支军队。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因此,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探究问题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世界各个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郑和下西洋对我们今天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趋势。全球化的趋势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的多样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探究问题三】对外开放与交流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封建王朝采取的基本政策,但也出现过波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唐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重点表现在人员的相互往来方面,请列出唐朝在中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两位著名人物及其主要事迹。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2)两宋时期的对外交往主要表现在海外贸易方面。当时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市舶司。(3)明朝体现对外交往的事件是什么?郑和下西洋。(4)这次航海充分展示了中国当时航海事业的先进性。其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远航最远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