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目标】1.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2.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重点和难点)【自主学习】1.________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一些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把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理想2.如果我们能时刻注意并努力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世间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突破】【精典例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做到()A.理解至上,善待自己B.换位思考,替自己着想C.迁就他人,成人之美D.尊重他人,宽待他人【深度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是什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既要有宽容心,学会同情他人、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等。A、B选项的说法都属于前对后错型,是出题人故意设置的陷阱,前半句都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涵的正确理解,但后半句都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因而都是错误的,C选项属于错误的为人处世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每个人多为别人考虑,但不是一味的迁就,因而不合题意故排除。D选项正是对题意的正确的理解,所以此题应选择D。【参考答案】D【深化拓展】1.下面能够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法的是()A.父母常州偷偷看孩子的日记,了解孩子的动态B.小花喜欢叫别人的绰号,但不喜欢别人给她起绰号C.小成从来不在背后议论贬低别人D.小明想回家看电视就让同学帮他值日打扫卫生2.《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认为下列哪些做法是错误的()①自己不守法,劝别人不守法②自己不去偷,叫别人也别去③自己不爱冒险,告诉别人不去④自己爱护环境,号召大家一起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要我们做到与人为善,下列表达“与人为善”积极意义的名言是()A.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C.人皆有错,过分谦虚即是一错。——哥尔斯密D.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艾青【随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蕴含的道理是()A.人人为我服务,尔后我为他人服务B.看起来容易的事,做起来也不难C.让我们学会关爱每一个人D.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应怎样对待他人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A.不能去欺骗他人B.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C.与他人相处时不能考虑自身的利益D.为他人多做事3.下列说法不符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A.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B.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C.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就让别人去做D.应该做的还要认真去做4.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就能减少人世间的纠纷②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些和谐和温暖③关键是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④关键在于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推己及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需要我们()①用爱己之心去对待别人②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待别人③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他人的感受④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6.一个12岁的女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在屋里走动时,总像怕踩着地雷似的。”妈妈笑了,说:“楼下不是住着一户人家吗?”女孩虽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她还是觉得在自己家里该轻松地生活。妈妈挺认真地说:“咱们家的地板是楼下张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大了,爷爷奶奶受不了。”女孩撅着小嘴:“那为什么咱家楼上那家不这样想,他们总是把声音弄得很响?”妈妈说:“楼上有一个3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蹦呀跳呀,需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