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名称:一种深抽采油杆式泵申报单位: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三厂申报时间:2013年6月18日2-1-发明创造名称一种深抽采油杆式泵申请专利类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保密专利()一、现有技术情况(开发背景、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情况,达到的水平和主要存在的问题)随着塔河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能量逐步衰减,油井供液能力逐年下降,油井陆续转抽,部分机采井的动液面已经下降到泵挂深度附近,严重影响了机采井的正常生产。目前塔河采油三厂共有机采井228口,开井212口,平均泵挂2825m,泵挂大于2500m的机抽井有188口,泵挂呈逐年加深的趋势。其中沉没度低于500m的机采井共60口,整体表现为供液不足。在注水效果变差的背景下,深抽是恢复供液不足机抽井的连续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塔河油田油藏埋藏,能量递减快,对有杆泵的下深要求较高,目前常规有杆泵深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管式泵检泵时需起下油管,作业周期长、费用高;②常规杆式泵下深有限:Ф38mm杆式泵最大下深3000m,Ф44mm杆式泵最大下深2500m,不能满足目前深抽的需求。-2-二、发明目的:对常规杆式泵进行优化改进,通过改进泵的结构和材质,提高杆式泵下深深度,实现杆式泵的4000m深抽,满足供液不足油井的深抽需求。三、发明内容简述:(1)创新改造内容:①泵筒总成:将Ф38mm、Ф44mm杆式泵泵筒的最大外径由59.54mm增加至72.24mm,泵筒壁厚由6.35mm增加到10mm,壁厚增加了57.48%,Ф38mm杆式泵抗内压强度由37MPa增加到49MPa,Ф44mm杆式泵抗内压强度由34MPa增加到45MPa。②柱塞总成:上游动阀总成采用等径分体式阀罩,结构强度提高50%;上游动阀罩总成和上游动阀接头材料由不锈钢3CR13材料换为硬质合金,将材料的屈服强度由540MPa提高到890MPa,提高了64.81%。③球阀总成:上游动阀、下游动阀和固定阀阀球、阀座全部采用碳化钨合金材料,将球阀材质硬度由常规的56-58HRC提高到89-89.5HPA。(2)深抽杆式泵结构图1改造后深抽杆式泵示意图-3-(3)等径分体式阀罩结构抽油泵工作时,上游动阀是主要承载点,由于阀体外径受泵筒内径限制,使其强度受到制约,常规的缩径过油式游动阀结构根本无法满足深抽要求。为此,深抽采油杆式泵采用通径分体式上游动阀1,在其外圆上设有二至六条长短不一的出油槽2,槽底与出油阀内腔3并不直接相交,而是通过沿着出油阀轴向和径向交错分布的出油孔4连通,该结构消除了阀体的应力集中,降低了阀球运动对阀体造成的磨损,使得上游动阀的强度和过流面积都比常规缩径式上游动阀提高了一倍以上,达到了深抽的要求。图2是本发明上游动阀的结构示意图四、发明效果:改进后的深抽杆式泵比常规杆式泵的下深增加了1000m,实现Ф38mm杆式泵最大下深4010m,Ф44mm杆式泵最大下深3515m。目前深抽采油杆式泵已得到全面推广,2010年~2013年共使用20井次,累计增油15982t。-4-注:国际分类号至小类(4位)五、应用领域与应用前景:前期塔河油田在用的有杆泵下深有限,已不能满足开发上产需求。管式泵检泵必须起下管柱,存在作业周期长,修井费用高的问题,常规杆式泵具有检泵方便、作业周期短、费用低的优点。通过结合常规杆式泵技术优势,改进设计的这种深抽采油杆式泵,实现了杆式泵的超深抽,目前最大下深达4000m,满足了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深抽需求。目前该工艺已在塔河油田全面推广应用,从目前现场应用效果来看,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六、检索结果检索单位或检索人检索数据库关键词、国际分类号检索逻辑表达式检索年限检索结果专利文献数非专利文献数塔河采油三厂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题名题名=深抽泵1989-201310-5-检出的相关专利和非专利文献情况专利文献序号专利号专利名称A1ZL200420055518一种带反向器的采油深抽泵A2A3非专利文献序号刊物名称或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文献名称B1无-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序号1用于比较的相关文献、专利号A1本发明特征及效果现有技术特征和效果①深抽采油杆式泵的主要特点是泵的下深和抗内压强度大,通过将原杆式泵的结构和材质改进,最大下深为4000m。②柱塞总成:上游动阀总成采用等径分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