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社会之道2010-10-12本讲内容一、天道二、王道三、世道四、人道两座房子的故事第一座房子富丽堂皇,里边的人们衣冠楚楚,在这里,有人给工资、奖金,还有各种名目的福利!这里一直在努力实行科学的管理。毋庸置疑,这座房子决定着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可是,我们听不到有人感激它!在这里的人们,都感觉自己做得多、得的少,许多人怨气冲天……没有现代化的宏伟气魄,也没有条件给人们发工资和奖金,没有什么组织纪律,可是,人们怀着一种自觉的、虔诚的情感走进去,礼貌地行走,庄重地说话,每个人脸上一副虔诚的表情。在这里,非但不会给人们钱财,相反,在没有任何强制的情况下,许多人会自觉拿出钱来。从这所房子里走出来,每个人似乎都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个人都真诚地认为做好事是应该的第二座房子一个衣衫褴缕的信徒,渴饮雪水,饥食干草,一步一个长头,向着自己的神圣目标挺进。途中没人监督,没人激励,没有思想工作,只有风雨相伴。他没有怨言,没有对别人的期望,没有等待,只有前进!一个俗人,精打细算,勤勤恳恳,可总是感叹自己收获的太少,总是感叹人间处处都是不公平。他坐在温暖的房子里,发着牢骚,抱怨着别人。嘴里咀嚼着美妙的食物,却全然没有幸福的感觉!案例昭示1、贫穷,却很执着,因而很幸福。2、富有,却很颓废,因而很痛苦。是这样吗?1、贫穷,却去偷盗,因而无耻。2、富有,因为助人,因而高尚。1、我们有热情,但也有怨气和隐忧(我们想干事,可条件不具备;我们有责任感,但社会太复杂,自我太渺小,无助感、无能干和无力感2、信息太多、理论太多、该坚守什么?3、既要干点事,又想很好地享受生活?4、青春可否走捷径?为了尽快“成功”,可不可以放弃一些基本的操守。我们现在有什么?柳智宇•他是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三种真理1、第一种真理——科学真理。2、第二种真理——情境真理。3、第三种真理——他人道理。4、三种真理的有机结合。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世界宇宙•时间空间一、天道(一)宗教自然神:天—天子—人民天人感应:天—气—人(二)科学天行有常:治乱、贫富、病康、祸福、春秋盖天说、浑天说(三)哲学“天道自然”“天人合一”德、类、气、性1、“合一”德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周易.乾卦.象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易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2、“合一”类坤震离兑乾巽坎艮阴月水女内静腹脏血柔仁下阳日山男外动背腑气刚义上八卦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自然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人事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身体首腹足股耳目手口五行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化生长化收藏五志怒喜思忧恐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窍目舌口鼻耳五声呼笑歌哭呻五体筋脉肌皮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刚举,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万物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基本思想•存在形式: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追求目标:和谐•实现途径:中和、平衡、合理3、“合一”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每一管理决定或行动背后都隐藏有关于人的本性和行为的假设”,尽管“这些假设通常是隐含的、没有被意识到的、自相矛盾的,但他们却决定着人们的预测活动”。——麦格雷戈人类关于人性的探讨自然的人性自然——社会过渡的人性社会的人性1)自然的人性人性的生物之根人性的自私之根:基因自私与原恶:任性懒惰嫉妒原恶=恶自私与原恶:任性、懒惰、嫉妒任性:是对人类文明的排斥,拒绝规范;懒惰:是对人类现实活力的排斥、拒绝体验;嫉妒:是对合作的排斥、拒绝包容。它来自竞争中的自私者内心的失落感。2)自然性—社会性过渡的人性人性中的恒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