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几点看法前不久,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报道:在某所中学有一次校长与该校一位英语教师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教材使用的争议,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校长的观点是: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是硬指标,其评价标准应该是学生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单词、句型和语言点的数量及质量。而英语教师的观点是:英语学习是对语言的习得过程,单纯地以一本教材作为参照,以学生掌握多少词汇语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生可以学到多少单词语法,主要还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教师有权灵活处理教材,可以根据需要补充相关的内容。后来,学校把它当作一个主题在教师会议上进行讨论。结果是,多数人赞同此校长的观点。他们认为,教材的内容是根本,原因在于课本上的内容是必须考试的;允许教师任意调整会“乱套”,以致教学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有极少数教师同意这位英语教师的观点。这一争论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开始关注教材和审视教材,并有一种较强的课程权利意识,另一方面表明了集权式的统一的课程推行模式促成了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盲目的依赖和被动的忠实。那么,教师是否只能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教材?教师应该怎样选择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又应该如何整合这些教学资源呢?笔者略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一、英语教材的界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等。由此可见,英语教师不应该只把规定的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料和教学依据。凡是对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适用的,符合《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教材都可以拿来使用。在满足《英语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纸杂志等等。笔者自从进入深圳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从教以来,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学校对英语教师使用其他教学资源的尊重和认可。学校的领导不仅在英语学科教师大会上鼓励教师们积极探询发现有利于提高我校在校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几方面能力的各种教材补充资源,而且还大力提倡教师之间的资源互通及共享。二、小学英语教师如何选择补充教学资源英语教师在选择其他补充教材时应该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1)补充教材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2)补充教材的选择应依据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要;(3)优秀的课程资源应该渗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教师选择补充教材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越是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东西,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5)不同的教师即使使用同样的补充教材也有可能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灵活地选择补充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三、小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有些教师说现在教育领域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整合”,其实整合谁不会呀,不就是以前的剪刀加浆糊,加上现在的“拷贝”加“粘贴”吗?其实不然。教材整合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说我在课堂上使用了教科书以外的东西就是进行了教材整合。(一)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必须为英语教学服务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材、数据、资料、软件得来是毫不费功夫。但是怎样把这些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必须立足于英语教学。只有在这一前提的指引下,英语教师才可以有的放矢,才可以对所补充的教材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科学的取舍。曾经上过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