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华大学有这样的话:“只要方法正确,总会有突破瓶颈,柳暗花明的那一天。”那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付出了很多,却成绩平平?是不够聪明吗?是缺少天赋吗?不,那都是借口。1.认真听课。这点很重要很重要。2.题海战术只对一部分学科有用。不要以为你做题好几本就一定能出好成绩。3.笔记很重要,对普通人,简单明了的框架图,解题思路就行了,学霸和这个正好相反。学霸越详细越好,因为学霸对解题,都有了一定的思路,解一般题和难题,没问题,80%-90%的分学霸都能拿到,包括难题,他们也能拿70-80%的分,他们缺的只是解难题和新式题型的点睛之笔。这和详细的笔记有密切的联系。然而普通人,问题出在根基。4.纠错对每个人,效果不同,纠错不是抄错题上的笔记,是重新做再对答案,尤其是理科。5.千万别因为讨厌老师而不学。老师如果很恶心,那么你得在上课听讲后再加倍自己努力,就是要让你看看,劳资不用你一样可以搞懂。6.回顾和积累笔记的主要内容,要去回顾,笔记中的小点,要去积累。笔记本是去翻的,不是记完扔的。闵行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2-一、积累与运用1.按要求填空(1)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2)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____。(秦观《______郴州旅舍》)(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阴晴众壑殊(2).为谁流下潇湘去(3).踏莎行(4).总为浮云能蔽日(5).长安不见使人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两者综合。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壑”“潇”“莎”。【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按要求选择2.下列选项中,名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生活中,老李是个很直率的人,和人交往向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B.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改变了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C.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不少同学作文时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搜肠刮肚也找不到材料。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规则意识的淡漠或者缺失,不仅仅是关乎个人素质的问题,__________,没有成熟的规则意识,同样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本,让合作变得艰难。①增加了个体在社会运行中不可预料的风险②因为没有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③往大处说是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硬伤-3-④往小处说将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⑤没有契约精神何谈文明A.④①⑤③②B.③②⑤④①C.④①③②⑤D.③①④②⑤【答案】2.D3.B【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选项A,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使用正确;选项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升起就做工,太阳下山就休息。泛指简朴单纯的生活。使用正确;选项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个体来说,接受外来或新鲜的文化或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接受好的有用的,撇弃无用有害的,消化为自己适用的东西;选项D,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不符合语境,语境中说的是写作中寻找材料的困难。故答案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