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实践与反思(转)〖内容摘要〗口语测试是小学英语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口试的目的、原则、评价标准和操作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小学英语口试的一些基本方法,并指出了小学英语口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测试终结性评价《英语新课程标准》在一、二级目标总体描述中,对小学生学英语的主要要求大多体现在听和说的能力上。在关于终结性评价方面的建议则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测试中,口试应占重要地位。可是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受到班额大、人数多、时间紧、耗时耗力、不易操作等因素影响,口语一直难以实施。承担课题“基础教育小学英语评价试验项目”以来,我们一直进行英语口试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实施口试的班级比没实施口试的班级明显体现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强的口头交际能力,学生在学习态度、习惯和成绩上更略胜一筹。下面就我们在开展口试的做法和经验上作一些介绍,希望能给小学英语教师们有益的启示。一、口语测试的目的小学是学英语的入门阶段,应以听说训练为主,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听说能力,并在听说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读和写的训练。这是符合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由于说是信息输出的过程,说的能力提高的同时,必然使听的能力得到提高,因而带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整体素质的培养。口试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考“说”,直接通过“说”来了解学生掌握英语的情况。所以实施口试有助于面衡量学生的语言水平,促进口语听、说训练,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二、口语测试的原则(一)同步性原则。口语测评的话题(topic)应与教材同步,谈论话题要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关,这样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可提供一些开放性试题,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有发挥的余地。(二)交流性原则。在设计英语口语试题时要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避免学生像背单词背课文似的进行口语表达。在设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教师应创设相应的语言氛围,以便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三)趣味性原则。口试要避免枯燥、单调和机械,尤其低年级的评价更应富有趣味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难有易。口试形式也要多样,包括小组课文表演、自编对话表演、两人问答、唱英文歌、认读单词等。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教师采用过的教学形式活动,让学生既熟悉,又乐于参与。三、口语测试的评价标准口试与听力测试、笔试不同,它的评分主观性和随意性都很大,要想取得绝对准确的评分结果是很难的。本人认为,在小学英语口试中,激励性原则相当重要,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区别功能。教师不需要用挑剔的眼光限制学生表达,而用欣赏的目光鼓励他们自由表达,从而使口试成为学生与伙伴愉悦交流的过程。评价学生口语能力的标准包括两大部分。(一)情感态度标准。指学生在口试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敢于开口)、合作意识及对同伴的尊重等。(二)语言能力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表达流畅;恰当运用词汇;所说的内容切题得当;语法上则不过分注重,只要不影响交流就可忽略不记。四、口语测试的内容和操作方法(一)口试内容。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我们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试形式,营造轻松的气氛,提供个性展示机会,并在活动活动的情景中了解学生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如认读单词、朗读对话、回答老师的问题、两人看图对话或创编对话、表演课文、谈论某事物(如关于颜色、天气、生日等)等题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变换和确立以上测试内容(对学困生和优生的要求和标准不同)。(二)操作方法。教师事先(提前两周)通知口试时间,讲清口试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准备,以帮助学生发挥最好成绩水平。在口试过程中教师既是考查者,又是组织者和帮助者,并以旁观者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