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城乡共同体学习的专题学习——不要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一、集体备课的内涵教师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集合在一起(或通过网上交流),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教育教学见解,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能充分挖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二、集体备课的要求不难看到,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展开的要求是:(1)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教师参与;(2)须具备相同课程或相关性质的探究内容;(3)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因共同需要有目的进行的,而不是随意的;(4)通过活动,凝结的是一种智慧资源,而不是一种肤浅言语的叠加。(5)集体备课要求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在步调一致、保持共性的基础上,力求各具特色、突显个性。实用文案标准文档三、集体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例:去年,我们的六年级老师就很注重这一点,我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设计,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使集体备课更好的发挥作用。)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在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四、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1、思想上有抵触情绪去年我们的集体备课时间都安排在了晚上或者周六,占用了老师们的休息时间,所以很多老师是比较反感的,实用文案标准文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同学科教师碰个头,聊聊相关教学话题,就算结束,然后仍然是各自为战,回到个人备课的老路上去。2、操作时流于形式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是,真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时,我们对他人提出的观点多是频频点头,很少有人提出疑义,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生怕有人给他扣上一顶“卖弄才华、不懂谦虚”的高帽子,更谈不上讨论和争论了⋯⋯最后形成的集体备课的教案及课件,实质上就是个别教师的思维体现,个别老师唱的“独角戏”,说到底就是走过场而已,根本就没有集体思维的碰撞。长此以往,还谈什么集体备课?3、落实时扼杀个性有的老师或者领导会这样认为,集体备课就是要让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案书写等方面达到统一。所以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千篇一律,课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其实我认为,教学是一门有针对性、个性的艺术,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我们完全可以对集体备课的内容再加工,再创造。4、授课后缺乏反思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3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新教育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说:他愿意开一个保险公司,给每一位教师办一份保险。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10年教学反思,还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可向他索赔巨额保险金。古今中外的哲人、专家学者都如此看好反思、强调反思,由此可见反思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我们农村小学的英语向来是薄弱学科,所以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集体备课的最后重要一环就是反思,可是,我们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