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宋代对知识分子的优待与文化学术的繁荣(1)宋代的科举考试(2)理学之盛行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二程、邵雍、朱熹。(3)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四大书《太平御览》(类书)、《太平广记》(小说总集)、《文苑英华》(诗文总集)、《册府元龟》(类书)及《资冶通鉴》的编纂官学与私学的兴盛。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州庐山),岳麓书院(潭州岳麓山),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石鼓书院(衡阳石鼓山)。4、宋代商业经济的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1、宋词与唐诗并称,为宋代文学标志性成果。宋词主要发展线索:柳永——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主要风格流派:婉约、豪放、典雅现存宋词与作者:唐圭璋编《全宋词》(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后孔繁礼补辑。词2万余首,词人1300多家。2、宋诗宋诗发展概况:宋初三体——欧、王、苏——江西诗派——中兴四大诗人——四灵、江湖派宋诗与唐诗高下之争。3、散文、骈文、话本小说(1)宋代的散文创作及成就。(2)骈体文和文赋。赋的发展:汉赋——骈赋——律赋——文赋。(3)《全宋文》的编辑与出版:(4)宋代的其他文学样式:话本、诸宫调、戏剧(?)等。第一章北宋前期的诗文第一节宋初文学宋初文学是指宋太祖、太宗、真宗及仁宗朝初期的文学。一、北宋初期诗坛概况诗歌创作基本上承绪中、晚唐诗风,尚未形成独特面貌。此间,先后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创作流派,即“宋初三体”:一是推重白居易的白体,以王禹偁为代表。二是模仿贾岛、姚合的晚唐体,创作刻意求工,内容多抒写幽远枯寂的隐逸生活,代表诗人有林逋、九僧等。三是效法李商隐的西昆体,雍容典雅,形式华美,多粉饰太平之作,使当时的诗风为之一变,代表作家是杨亿、钱惟演、刘筠。总的看来,此间诗坛除王禹偁的创作取得了一定突破之外,总体成就并不甚高。二、晚唐体诗人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主要诗人有九僧、潘阆、林逋等人。此派诗人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好以自然意象入诗,并以此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境界偏于纤小、狭窄,缺乏深刻的现实性。晚唐体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学贾、姚苦吟一路的九僧,喜好锤炼字句,大多以精炼的五律写幽情僻景,无论题材、风格皆狭小细碎;一类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在苦吟中加入了闲吟,潘诗清丽孤峭,魏诗清淡野逸,都有独到之处;比较特殊的是寇准,他是晚唐体中唯一位至宰辅的达官,也是此派的盟主,诗作意境清寒,含思凄婉。三、西昆体诗人1、西昆体是北宋建国半个世纪后在馆阁文人中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真宗景德二年(1005),翰林学士杨亿等奉命编纂名为《历代君臣事迹》的大类书,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成书,诏题作《册府元龟》,参加编书者共18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杨亿将他们的唱酬之作编成一集,据《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关于昆仑之西有群玉之山,是为帝王藏书之府的传说,将诗集题作《西昆酬唱集》。共收录17位诗人247首诗。2、西昆体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3、主要特征:以李商隐等人为学习对象,题材多为咏物、咏史之作;推重唐诗人李商隐,诗作多整饬、典丽,也有内在气韵不足之失。一、欧阳修(1007-1072)的生平字永叔,四十岁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人。少孤贫,用心苦读。天圣八年(1030),晏殊知贡举,欧阳修进士及第。正直敢言,几遭贬谪。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于颖州,谥文忠。有《六一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等。二、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1、理论上的建树对道的理解;反对空谈道,重实用,反对”弃百事而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将儒道、经学和现实百事联系起来。在文道关系上,即重道,强调文的独立性。对韩孟、杨亿等人创作的辨正认识。2、提倡革新、提拔后学、实践典范。提倡古文,扭转一代文风。在诗歌创作平易畅达,初显宋诗特点。1057年主持进士考试,选拨苏轼、苏辙等大量创作散体文赋,晚年亲编《居士集》50卷。南宋中期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