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作品标题试论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参评项目新闻论文作者(主创人员)王正中、黄海责任编辑冀星刊播单位当代电视杂志社首发日期年月刊播版面(频道、栏目)《当代电视》年第期作品字数(时长)字作品评介互联网对电视受众的分流已是不争的事实,且会愈演愈烈。面对着互联网的急剧挑战,本文提出了电视发展的两大策略:一是取长补短:借鉴互联网及时性、草根性、互动性等优势传播特征,加强直播的常态性,深入民间发现基层新闻,借鉴网络的互动性,研发与互联网融合的节目形态。二是扬长避短:坚守放大电视媒体权威性、视听欣赏性的优势特征,在真实性、客观性、引导力上下功夫,竭力制造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该文抓住了当下媒介竞争的热点、焦点问题,鞭辟入里,所提出的观点值得电视媒体从业人员思考和借鉴。采编过程面对互联网对传统电视的挤压,本作者作为一名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的未来甚为担忧。不仅从实践中,更从学理上寻找传统电视的立足之本,以及研究如何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策略。并从学术的层面,直面现实,对于正在进行的走、转、改活动的实践意义,对于当下电视的造假现象、话语出位现象,做出了较为理性、深入的分析,以撰写此文。社会效果。推荐单位意见报送单位意见领导签名:(盖单位公章)年月日领导签名:(盖单位公章)年月日2/10联系人黄海手机电话()地址武汉武昌中北路号经视大厦室邮编试论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王正中黄海年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达到亿。根据央视的调查,观众看电视的时间与网民上网的时间很接近,网民上网的高峰也正是电视收视的黄金时段,也就是说亿的观众正在被互联网分流。更令人担心的是前景问题,因为目前互联网只覆盖了中国人口的,而电视覆盖了,但随着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互联网的覆盖率不远的一天将与电视的覆盖率对等,也就是说到那一天,每一个受众都可以二选一了,哪个媒介的吸引力大,受众就接受谁。从目前媒介对受众的吸引力来看,受众的倾向已经很明显,除老年人由于电脑学习能力的局限和长期的接受习惯,倾向于选择传统电视外,年轻人、中年人更明显依赖互联网接受信息和作为工作的工具。也就是说互联网的消费层是最具经济实力、最有话语权的年轻人和中年人。而电视的消费者除少数频道外,绝大多数集中于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虽然目前电视观众比网民多,但电视对社会的真正影响力却已经落在互联网的后面了。因此,旧有的电视频道之间的零和博弈应该让位于行业之争了,各电视台不应该通过互相克隆,去分流对方的受众,而是要相互扶持,将广电媒体的蛋糕做大。应该仔细思考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相比,在媒介特质上弱势在哪里,长处在哪里,从而寻找到一种既取长补短,又扬长避短的发展3/10策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互联网的优势传播特点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起码反映在三个方面:及时性、草根性、互动性。及时性,其实也是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但除少量的现场直播外,其他的新闻信息从事件的发生到电视的传播起码相差数小时之久(因为要经过摄像、撰稿、剪辑、配音、包装、多级审片、演播室录播或直播这一整套复杂程序)。而互联网的信息上传只通过撰稿或摄影、摄像到网络上传两个环节。因此从事件的发生到网络的传播在几分钟内甚至在几秒钟内就可解决。特别是微博的出现,更是几何倍速地加快了网络传播的速度,网民通过一部手机就能轻松解决从写作、摄影、摄像到上传的整个过程。这就导致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远远落在网络新闻传播的后面,久而久之,就使受众形成了看第一新闻首选网络的媒介消费习惯。电视要解决这种滞后传播的危机,一是要直播常态化,二是要真直播。随着电视卫星直播车的投入使用,电视台其实已经具备了直播常态化的条件。但目前国内尚没有哪家电视台敢打破栏目化播出的瓶颈,在任意时间中断正在播出的节目插入重要新闻的直播。原因是没有在价值层面上权衡过在受众的“约会原则”(准点约会)与重要新闻的及时传播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因而也就没有产生过颠覆既定编排习惯的胆识和勇气。如此以来,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