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ZQ1/3中国的预言诗《梅花诗》作者:提交日期:分类:访问量:中国的预言诗《梅花诗》年月日星期三上午《梅花诗》相传是邵雍所作的。邵雍,字尧夫,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公元年),卒于神宗十年(公元年)。谥号康节。原籍河北范阳,后移居共城,最后隐居洛阳。《梅花诗》一共十首,预言了他身后中国的大的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很隐诲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这里试解其大意,供智者三思,或有高人对不妥之处敬请指教。(一)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解:“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荡荡通天之门万古以来头一次敞开了。多少人来到人间,又有多少人能回得去呢?这两句的意思其实是紧扣全诗的主调的,作为开首引出最终的主题。修炼的人一看即明,一般人看了也不会真明白,这里不详解了。“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宋朝是个朝庭软弱无能的朝代。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多迷恋歌舞升平。特别到了南宋,更是苟且偷安于江南的半壁江山,社会风气沉迷于情色欢爱之中,宋词万首,多以言文人骚客的恋物伤情。终于有了中国历史上罕有的“靖康之耻”,北宋皇帝、宫妃、亲王、满朝大臣等三千多人全被金国掠为奴隶。以至最后,南宋皇帝投海葬身。所以,是山河虽好却不是完璧。“金”指北方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国。“黄”是黄龙府,金国的首都。预言了南宋半壁江山苟安江南以及金人入寇的历史。“不信黄金是祸胎”喻指金国灭了北宋,并屡犯南宋的历史。(二)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解:“湖山一梦事全非”:因为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在西湖边儿上,加上南宋皇帝终日沉迷于荒淫醉梦之中,所以叫“湖山一梦”。“再见云龙向北飞”,是指天象气数落于北方,北边降生真龙天子,新朝代要生于北方。元兵入侵临安恭帝被俘。“三百年来终一日”,指北宋、南宋在历经三百余年后(公元年至年)终于灭亡了。“长天碧水叹弥弥”是喻指公元年,宋军残部战败后穷途末路,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其他随身将士和皇妃也都被飓风淹没大海。(三)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解:“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是说天干地支相乘的年代又回到了源头,元朝开始兴盛了。“忽”字隐涉了元世祖忽必烈,“兴元”指元朝兴建起。忽必烈于公元年即大汗位,于公元年(甲子)登基兴建元朝,定年号为至元元年,并迁都燕京。至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取《易经》中“乾元”的意思,改国号为“大元”,统治中国。“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元朝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共经十世。若从公元年宋朝最后灭亡算到公元年元朝被灭,总共约年,应了“年华二八乾坤改”之意。元顺帝时,宦官扑个人收集整理-ZQ2/3不花扣压警讯不上报皇帝的害元之事也影射其中,可谓“残花”“总不言”。(四)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解:“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写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虽出身贫贱(布衣),曾当过几天和尚,后参加农民起义的红巾军,终于显出英雄本色,从一个普通士兵跃升为领袖,并于公元年于南京称帝。就此“朱门”不再是旧的黄土农家(黄畿)了。“飞来燕子寻常事”是指雄踞燕京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被迫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了帝位,实可谓“飞来燕子”。明太祖朱元璋将皇位隔代传给了皇太孙,即明惠帝。当时,有十几位皇子被封为藩王,驻守边塞。其中燕王朱棣是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明惠帝因为执意削藩,要罢免燕王等。燕王即使装疯都无法幸免,无奈只好建文元年起兵反抗。因为燕王朱棣才德出众,智勇过人,终于在四年后胜出,成为明太宗,后又被称为明成祖,年号永乐。燕王得天下仔细想来也确为“寻常事”,在情理之中,与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颇有雷同。“开到李花春已非”应指公元年春闯王李自成(“李花”)率领起义军功破京师,崇祯皇帝于景山上吊自尽,明朝灭亡(“春已非”)。(五)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解:“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