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通辽直属库原粮储存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11安全评价概述1.1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有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根据现场勘察及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2)审查确定企业在储存过程中的人员、物料、工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的符合性;(3)预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4)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5)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1.2安全评价范围通过与被评价单位协商,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中央储备粮通辽直属库原粮储存项目库址、库区总平面布置、全部仓储设备设施、仓储辅助设备设施(不含铁路专用线)、公用工程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该项目所涉及的环境保护、职业病危害等方面的内容,应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认可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为准,上述内容不在本预评价范围之内。中央储备粮通辽直属库原粮储存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21.3安全评价工作程序安全现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1)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的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系统工程的基础材料,了解同类设备、设施或工艺的事故情况,掌握评价对象的地理、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等。(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3)划分评价单元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将被评价系统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划分评价单元依据以下原则:按设备设施相对空间位置、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及事故范围划分评价单元,使评价单元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4)选择评价方法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5)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中央储备粮通辽直属库原粮储存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3(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7)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被评价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从安全生产经营角度给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的结论。(8)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安全评价概述。②被评价单位概况。③危险、有害因素辨识。④评价单元的划分及安全评价方法选择。⑤定性、定量评价。⑥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⑦安全评价结论。安全现状评价程序框图如下。1.4.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1995年1月1日实施;中央储备粮通辽直属库原粮储存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41.4安全评价依据(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主席令第23号2000年1月1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4号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4.2法规依据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前期准备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