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2说文解字自律就是无论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还是看不见的地方都要按照规定去做。自律小故事瑞士洗盘子的规矩一个在瑞士的中国留学生,课余为瑞士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瑞士的餐饮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餐馆的盘子必须用水洗上六遍。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便在洗盘子时少洗上一两遍。果然,这样一来,劳动效率大大的提高,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盘子的瑞士学生向他请教技巧,他毫不隐讳,说:“少洗一遍嘛,洗了六遍的盘子和洗了五遍的盘子有什么区别吗?”瑞士的学生听了,就与他渐渐疏远了。餐馆老板偶尔抽查一下盘子清洗的状况。一次抽查中,老板用专业的眼光查出洗的遍数不够并指责他,他却振振有词:“洗五遍和洗六遍不是一样干净吗?”老板只是淡淡地说:“好吧,既然你是这样缺乏良知的人,你可以离开这里了。”他又到另一家餐馆应聘洗盘子。这位老板打量他半天说:“你就是那位洗盘子只洗五遍的中国留学生吧。对不起,我们不需要!”第二家,3第三家⋯⋯他屡屡碰壁。后来,他的房东也要求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声对其他的住户(多是留学生)的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他就读的学校也希望他能转到其他学校去,因为它影响了生源⋯⋯万般无奈,他只好收拾行李搬到另一座城市,一切重新开始。他痛心疾首地告诉准备到瑞士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瑞士洗盘子,一定要洗六遍啊!”心灵之窗1、你觉得盘子洗五遍和洗六遍是一样的吗?2、为什么这个中国留学生后来应聘屡屡碰壁呢?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名言警句1、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英)毛姆2、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3、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这位留学生之所以被辞退,就是耍小聪明,使小手段,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我们应以他为教训,不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尽到自己的职责,做到一次到位,一次做对,不能满足于“差不多”,那样表面上是占了便宜,实际上是吃了大亏。5榜样人物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榜样故事割发代首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许多故事为后人所熟悉,其中有一则割发代首的故事,今天读来仍然很有意义。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曹操非常清楚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因此对军队的纪律非常重视。针对有些士兵行军作战时不注意保护百姓利益的现象,曹操特意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法令,比如战马若踏坏了群众的庄稼即处以斩首等。这些法令一经颁布,深受群众欢迎。有一次,曹操的战马因突然受到惊吓,窜入麦田中,踏坏了庄稼。曹操不肯原谅自己,一面抽打战马,一面抽出战刀就要自杀。这时身6边的侍卫赶紧拦住,众属下也好言相劝,说马踏青苗是因为马受惊,情有可原,就是按法令制裁也应该宽大处理。而曹操却说:“那我也必须给自己处以刑罚。”说完,他拔出战刀割下一把头发。古人奉行孝道,强调身体发肤由父母所赐,本人是不能轻易毁伤的,否则就是不孝。因此割须割发,也是当时的一种刑罚。曹操这一“割发代首”之举,起到了震慑全军、令行禁止的效果。这种遵纪守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心灵之窗1、曹操作为全军统帅,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严格呢?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7名言警句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2、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德国·海涅曹操割发代首在当时是十分严重的处罚了,但军令如山,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规定违法乱纪,军威也就荡然无存了。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身份,都要严格地遵守法律法规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9历史回眸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它的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转折点。1964年6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