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土的组成第一章:土的组成§1-1概述概述一、工程地质基础知识:(一)土与岩石的概念1、土:是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第四纪沉积物。2、岩石:造岩矿物集合体3、基岩:地壳的岩石。4、覆盖土:覆盖于基岩上的各类土的总称。(二)风化概念物理和化学风化(三)不同成因形成的土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风积土和冰积土二、三相体系1.固相:土颗粒2.液相:土中水3.气相:土中气三、土的特点:1.联结强度弱2.孔隙多,透水性强3.土的压缩变形大、承载力低4.土的种类多、性质变化大§§1-21-2土的固体颗粒土的固体颗粒§1-2-1土的粒度成分(一)土的粒度成分1.粒度、粒组(1)粒径:土粒外接圆直径(2)粒组:按适当的粒径范围、性质相近划分的组别。(3)六大粒组的划分: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粒(角粒)、砂粒、粉粒、粘粒。详见书P12。2.土的颗粒分析(也称粒度成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1)实验方法:A.筛分法:适于粒径小于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颗粒。B.沉降分析法(颗分法):包括比重计法和移液管法。适于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2)表示方法:A.表格法B.绘图法:级配曲线3.级配曲线的特性:(1)定性分析:曲线越陡,粒径大小相差不多,土颗粒较均匀,级配不良。曲线越缓,粒径大小相差多,土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2)定量分析指标: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A.不均匀系数CU:CU=d60/d10标准:CU>10,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B.曲率系数CC:CC=(d30)2/d10d60标准:CU≥5且CC=1-3,级配良好。(3)应用:填方工程为获得较大密实度,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压缩量,应采用级配良好的土。§1-3土中水和气§1-3-1土中水粘土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一)结合水(吸附水)指受电分子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水。1.强结合水(吸着水)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为固定层中的水。特性:没有溶解盐的能力,不能传递静水压力,只有吸热变成蒸汽时才能移动,性质接近于固体。粘性土仅含强结合水时,呈固体状态。2.弱结合水(薄膜水)紧靠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为扩散层中的水。特性:不能传递静水压力,较厚的结合水膜能向邻近较薄的水膜移动,性质接近于固体。粘性土含较多弱结合水时,土具有可塑性,对粘性土性质影响很大。(二)自由水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特性:性质和正常水一样,能传递静水压力,有溶解能力。1.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对土粒有浮力作用。对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建设有不利影响。2.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分为毛细上升水(与地下水相连,几乎充满了全部孔隙)、毛细网状水(位于中部,地下水位下降时存在于较细孔隙中)和毛细悬挂水(与地下水无直接联系,是地表水渗入形成的,悬挂在土颗粒之间)。毛细压力(假粘聚力):沿着毛细弯液面的切线方向迫使相邻土粒挤紧的压力。土在侵水及完全干燥条件下不存在。对建筑防潮、冻胀、盐渍土形成有重要影响。§1-3-2土中气1.与大气连通的气体:外力作用下,极易排出,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2.与大气隔绝的封闭气泡:外力作用下,封闭气泡易溶于水,外力卸除后,溶解的气泡又重新释放出来,迫使土的弹性增加,透水性减小。对土的性质影响较大。对于淤泥和泥炭等有机质(动植物残骸)土,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土中积蓄了硫化氢、甲烷等可燃气体,使土层在自重作用下长期得不到密实,易形成高压缩性土层,所以应控制地基土的有机质含量。§1-5土的结构和构造一、结构指土在生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土粒空间排列及联结形式。1.单粒结构:粗大颗粒在水中或空气中下沉而形成的,土粒间没有联结或联结非常微弱。为碎石及砂粒的结构特征。密实状态为良好天然地基。2.蜂窝结构:当土粒间的分子引力大于土的重力时,土粒下沉受阻,逐渐形成链环状单元,多个链环连起来,便形成大孔隙的蜂窝结构。为粉粒的结构特征。在较高水平荷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