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年第期总第期,‘,翎一目一一一·信仰与祭祀·江淮民间的女阴崇拜李晖所谓女阴崇拜,即女性生殖器官的崇拜。有人可能认为这个题目太怪,其实,这是个十分科学的命题。因为生殖,是塑造人类历史的基本因素,原始人对它感到神秘,正是由这种神秘意念,产生了对生殖的崇拜和虔诚的信仰‘世界上的民族,早期都是奉行生殖崇拜的。从生殖崇拜中,才逐渐进化、演变产生出宗教和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生殖崇拜,世界上就不会有宗教、有艺术。奇特的是,这种人类早期形成的崇拜,并没有随着历史长河的伸延、人类的进化而消亡,至今,还在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遗留着这种崇拜的痕迹。并且,对近现代宗教、艺术、科学乃至建筑学继续产生着深刻地影、响。因此,研究生殖崇拜文化,是一项极其艰难又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当然,研究的目的,是在于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江淮大地,人类早期就盛行着生殖崇拜,数千年来的历史沉积,使民间保留着相当丰富的这种崇拜文化的遗存。可惜,没有人来很好地解剖它、研究它。本文仅以所掌握的文物学、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方志学以及民间文学等方面的资料,对江淮民间生殖崇拜的一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生殖祟拜,包括生殖器官崇拜和生殖行为崇拜两个方面。原始人类起先产生的,·是对生殖器官的崇拜,其中最早的,又是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崇拜。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工具的简陋和生存环境的险恶,人类生活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数的多少。诚如普列汉诺夫所说“氏族的全部力量,全部生活能力决定于它的成员的数目,因而每一个成员的死亡,对于其余的人是一个重大损失。”①在当时毫无医药知识可言的情况下,死亡是经常的、大量的,氏族成员的补充,主要来源于人口生殖。因而,人类的生育“种的蕃衍”即成为“历史中的决定因素”之一。②对于复杂的生育完成过程,他们无法理解,就当时的认识水平,也不了解男性及男性生殖器官在生育中的作用,只知道妇女有“产生一个新的生命的能力”,他们把这种“能力”,“视为一种神圣的力量”,又认为这种“神圣的力量”来源,仅仅在妇女的阴户。因而引起人们对阴户这个“生命之门”给予最为敬畏的崇拜。③古代江淮地区的先民们,对女性阴户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安徽毫州市境内人老子,在他的名著《道德经》里,就有“玄北之门,是谓天地根”的论断。用现代语表达,即是黑色的女性阴户,是产生天地、人类的根本。这一论断,道出了江淮民间崇拜女性生殖器官的历史事实。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崇拜,女阴象征物的崇拜。劝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对女阴模仿物的崇拜,一是对古代江淮民间,普遍奉行过灵石崇拜。所谓灵石,又称女阴石,即模仿女性生殖器官的石头。直至近代,江淮之问户钾除县、定远、凤阳、嘉山等县,几妇女不育,均有偷偷地去深山拜石的习俗,还有的是让结婚不久的少妇往深山中的石洞丢石子。桐城、怀宁、极阳等县民间,‘则是让不育妇女去投石入井,妇女们最爱投的是桐城县龙眠乡碾玉峡的一面井,传说凡投中者,即会受孕生子。这是把洞口、井口看成是能生耍孩的女性阴门。古代人类还把陶环、石环、玉环、玉一璧等器物,看作是女阴的模仿物面加以祭祀。潜山县薛家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含山县长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安庆市张四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均有此类器物的出土,说明安徽长江北岸地区,原始社会曾奉行女阴崇拜。江淮民间对女阴象征物的崇拜,表现最多的,是对鱼的敬慕与崇拜。许多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涂绘或刻划着鱼纹、鱼形,这鱼纹、鱼形,即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为什么以鱼为象征物,闻一多先生曾有过明隙的论述—“从表象来看,因为鱼的轮廓准确地说双鱼··。⋯与女阴的轮廓相似,从内涵来说,鱼腹多子,繁殖力强。当叶的人类还只知道女阴的生殖功能,因此,这两方面的结合,使生活在渔猎社会的先民将鱼作为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这表现了远古人类的一种模拟心理,表现了他们对鱼的羡慕和崇拜”。①渔猎社会的远古先民,尤其是女性,崇拜鱼、祭祀鱼,是希望将鱼的旺盛生殖能力转移给自身,或者能加强自身的生殖能力。为此,人类产生了对鱼的祭祀—鱼祭。涂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