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考纲要求]伴性遗传(Ⅱ)。一、萨顿的假说[判一判]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示类比推理法。3.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4.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1个基因(×)提示只含成对基因中的1个。5.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提示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自由组合。[思考]类比推理与假说—演绎法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吗?提示类比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假说—演绎的结论是正确的。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明1.实验(图解)2.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3.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思考]“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和证明者分别是谁?提示萨顿、摩尔根。[解惑]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但基因不都位于染色体上。如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位于拟核DNA或质粒DNA上。三、伴性遗传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2.类型、特点及实例(连一连)[解惑]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13.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4.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一致,伴性遗传正反交结果不一致。考点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明1.细胞内的染色体(1)根据来源分为: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2)根据与性别关系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决定性别。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分析(1)F2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全是雄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2)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取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性状比为1∶1,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3)实验验证——测交。(4)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5)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易错警示伴性遗传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书写误区(1)在基因型的书写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需将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一同写出,如XBY。一般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在前,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写在后,如DdXBXb。(2)在表现型的书写中,对于常染色体遗传不需要带入性别;对于伴性遗传则既要描述性状的显隐性,又要将性别一同带入。技法提炼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1.若已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考点二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21.观察下表中的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并说明判断依据。序号图谱遗传方式判断依据(1)常隐父母无病,女儿有病,一定是常隐(2)常显父母有病,女儿无病,一定是常显(3)常隐或X隐父母无病,儿子有病,一定是隐性(4)常显或X显父母有病,儿子无病,一定是显性(5)最可能是X显(也可能是常隐、常显、X隐)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最可能是X显(6)非X隐(可能是常隐、常显、X显)母亲有病,儿子无病,非X隐(7)最可能在Y上(也可能是常显、常隐、X隐)父亲有病,儿子全有病,最可能在Y上2.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步骤(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如上表中的图(7)。②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2)其次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上表中的图(1)、(3)。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上表中的图(2)、(4)。(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①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Ⅰ.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