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节语文课——天津特级教师靳家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教学赏析【阅读导语】靳家彦先生是原天津市南开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中国教育报》曾以《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为专题栏目对他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进行系列的赏析推介。靳先生应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的邀请,在南宁上了《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本课可以说是一节既有机渗透现代环保教育又语文味十足的地地道道的语文课,他精湛的教学艺术使现场听课的小学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今天,当您阅读此课例,相信也会深受启发,大获裨益的。下面笔者着重择其要点品析如下:一、巧妙释题整体感知从整体感知再到具体的品味,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要求。释解文题就是一种较好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好方法,而靳家彦老师的释题方法特别富有新意——(师板写填空式课题:《有一个小村庄》)师:我把题目写好了,大家有什么意见吗?生;您少写了“这样”这个词。师:(师补足,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生:读了课题《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看到“这样”两个宇我就很想知道这个小村庄究竟是怎样的。(请3位学生说自己的联想)师:我们读课文往往可以通过读题目来推想课文内容。“这样”,究竟是“怎样”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完成学习的第一个目标,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反复地读,然后说说有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师巡视辅导,并集体订正“咆哮”、“屏障”的读音,师范读课文,读后提问)师:有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谁说说?生:有一个小村庄原来是“很像样的”,特别是村后山坡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的,可是,由于各家各户都用锋利的斧子随意的砍树造房、造犁、砍柴烧火,所以过了多少年后一场洪水把村子吞没了,什么东西都被卷走了。师:说得很好。这个村庄过去是很像样的,很美丽的,很富庶的,可是,到头来一场洪水把什么东西都卷走了。此时,你们的脑于里会出现个什么问题呢?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小村庄原来很像样,可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了?师:是的,这究竞是为什么呢?(边说边在黑板上方画上一个大“?”号)这节课我们就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个大问号。现在我们再看课文,大家先朗读第一自然段。【在上述教学片断中,靳老师先采用填空式板题法,让学生加深对代词“这样”的识记,然后再由“这样”形成悬念——究竟是“怎样”?由无疑促使学生生疑,由课文题目而推想课文内容,再带着这样的推想去读书,以求概知课文基本内容,这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第一步。在学生反复读以及老师示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同学们说“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这又进一步地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整体——部分——整体”的流程中,教者对前一“整体”的教学设计是非常精妙的。为什么原来“很像样”的村庄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了”呢?教者有意识地板写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然地进入“部分”的学习之中,这“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转换是非常自然的。整体地感知课文内容就为下面“部分”地进行语言的品味和具体的内容理解作好了铺垫。】二、据文作图据图品文依据文意适当画图再现文句情境,这样的图示法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而靳老师的图示法却多有与众不同之处——(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师:这个小村庄在什么地方呀?(生:在一片河坡上。师随手画一河边坡地。)河坡上有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这是村子里的房子(师画房屋)。这个村子里有多少人家呀?(生:几十户人家。)谁愿意到前面来,像老师这样画,画出一间间“很像样”的房子呢?谁想上来就上来。(学生近10人上台画房子,教师提示要画出远近大小的区别。画毕,让学生齐读表现图意的句子: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师:作者写了河坡地上有个很像样的小村庄后接下来又写了什么?生;写村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师:谁能到台上来,在“村前”画一条小河?(一生画小河)这条河水非常“清澈”,(师随手在“小河”旁板书“清澈”。)你想想,该在河里画些什么才显示出河水“清澈”呢?(生在水中画些鱼)还可以再画些什么?(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