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必须刻苦学习(五十四)孩子们,我们也许会永远记住这个2013年的岁末。这时节,天空的雾霾令人心情压抑,而所谓教育制度的改革又让我们人心惶惶。最让我们关注的有两个消息,一个是英语今后在高考中不考啦,一个是今后高校将开放自主招生啦。这样的措施,说不定会让我们的课业负担减轻一点呢,你看,英语就不考了嘛。教育制度改革的呼声,为什么如此高涨呢?这是因为这些年以来,很多教育理论家、家长、孩子,都叫嚷着课业负担重,叫嚷着高考折磨人,叫嚷着中国教育制度是对人性的压抑。于是,教育部自上而下地提出了所谓素质教育,所谓减负。折腾了这些年减负了吗?没有。如今,又出来了一些教育制度的改革,目的是什么呢,无非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探求教育事业中的某些“合理”。其实,什么算合理呢?公正就是合理。我们一定要从所谓教育制度改革的雾霾中,看见阳光的真正的色彩。记住一句话,除了高考,再也没有更合理的人才选拔措施。下面,给你们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喜爱猕猴,所养的猕猴多得成了群。他甚至节省家人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食欲,还是不够。于是只好限量,恐怕猕猴们不听从自己的,先骗它们说:“给你们的橡子,早晨三个晚上四个,够吗?”所有的猕猴都跳起来发怒。然后他又说:“给你们的橡子,早晨四个晚上三个,够吗?”所有猕猴都趴下了表示开心。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于弄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后来,这个故事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这个故事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对了,教育部玩弄的教育制度改革,就是朝三暮四的游戏。早晨三个晚上四个,一些“猴子”就叫嚣着“不行,课业负担太重了,孩子受不了,中国教育制度是对人性的压抑”。那好啊,咱们改革吧,早晨四个晚上三个,行吗?于是一些“猴子”就如释重负,唉,真好,孩子们真的轻松啦,看看,不考英语了吧,不用背那么多单词了吧;看看,高校自主招生了吧,咱们说不定能独辟蹊径地考个名牌大学呢!瞧,不少“猴子”没有识破教育制度瞎折腾的把戏,果真“都趴下了表示开心”。今天,我想告诉你们三句话。第一句:只要有生存竞争,只要有高考在,无论考什么、怎么考,课业负担永远存在,减负永远是一句戏言。第二句:刻苦学习永远是王道。只有刻苦学习,才不畏任何的考试,才能在社会生存的竞争中占得先机。第三句:指望着从改革措施中受益,那是痴人说梦。学业负担是生存竞争造出的,不是学业本身造成的,这么基本的道理都不懂,还想从中获益,妄想。孩子们要记住,就目前的中国社会现实而言,要想改变你现有的社会阶层,高考的最公正公平的、最畅通无阻的路。最浅显的道理是,你考上211、985重点大学,你将来的就业机会,比普通的本二本三要强得多。换言之,只有考上重点大学才能拯救自己的命运。教育制度的改革,改变了高考了吗?没有吧。有高考就会有激烈的竞争,这类的改革就是换汤不换药,这是把我们当作猕猴一样折腾,我们高兴个屁?教育制度的改革,倾向于我们这些中下阶层的百姓子弟了吗?没有吧?拿河北省来说,我们没有一所985、211大学,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名牌大学的招生名额,给我们增加一个了吗?没有吧?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没有流向我们这些百姓,改革怎么折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即使每年名牌大学会给所谓的西部分一些名额,但是就比例而言,中国大地的教育资源,依然是严重不均匀。划片招生更是忽悠百姓。让我们“划片招生”去上学,即使我们的孩子成绩再好,依然要在本片的破烂中学读书,这么一来成绩再好,也考不上名牌大学,这不是我们剥夺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吗?你教育部改革,怎么不把985、211的招生名额也分给我们这些升学率低的中学呢?这样,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划片招生。因此,孩子们,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教育制度的改革,没能从根本上动摇高考制度,没能消除升学考的激烈竞争,所谓的改革,无非是朝三暮四的游戏。说句过分的话,这是上“糊弄”领导,下“愚弄”百姓。再打个比方吧。我们20个人,却只有10个人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