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炉的发展阶段及现代焦炉的基本要求焦炉结构的发展大致经过四个阶段,成堆干馏(土法炼焦),倒焰式焦炉,废热式焦炉和现代的蓄热室焦炉。1)成堆干馏(土法炼焦):早在明代出现,缺点:成焦率低,焦碳灰分高,结交时间长,化学产品不能回收还造成环境污染,综合利用差。2)倒焰式焦炉:早在19世纪中叶出现特点:炭化室与燃烧室分开,炭化室内煤干馏时产生的煤气经隔墙上面通道流入燃烧室内,同来自炉顶的通风道内的空气混合,由上而下边流动边燃烧,故称为倒焰式焦炉。3)废热室焦炉:1881年德国建成第一座回收化学产品的焦炉,特点:燃烧室与炭化室完全隔开,炭化室按一定的顺序装煤、出焦,保持发生煤气量接近不变,以实现稳定连续生产,同时炭化室内生产的荒煤气送到回收车间分离化学产品后,净煤气再送回燃烧室内燃烧或民用。4)现代蓄热式焦炉二.焦炉发展趋势应满足下列条件1)生产优质产品2)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高3)加热系统阻力小,热工效率高,能耗低4)炉体紧固,严密衰老慢,炉龄长5)劳动条件好:调节控制方便,环境污染少三.现代焦炉体结构现代焦炉炉体最上部是炉体,炉顶之下为相间配置的燃烧室和炭化室,下部有蓄热室与燃烧室的斜道区,每个蓄热室下部的小烟道通过交换开闭器与烟道相连,烟道设在焦炉基础内或基础两侧,烟道末端通向烟囱。1)燃烧室和炭化室炭化室是装煤和炼焦地方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地方,我车间每一个燃烧室由28个立火道组成2)蓄热室蓄热室在焦炉炉体的下部,作用(单热式焦炉)蓄热外部进来的冷空气,减少废气向外散热量,也是废气空气热交换地方,我车间蓄热室为横蓄热室(其中心线与燃烧室中心线平行)3)斜道区位于燃烧室和蓄热室之间的通道4)炉顶位于焦炉炉体的最上部,设有看火孔,装煤孔和上升管孔四.焦炉炉体各部位概述现代焦炉主要由炭化室,燃烧室,斜道,蓄热室及炉顶等部位1)炭化室a)炭化室有效长度:炭化室全长减去两门伸入炭化室的长度b)炭化室的锥度:为了顺利推焦,一般焦侧宽度大于机侧,这种差值就是锥度2)燃烧室a)燃烧室位于炭化室两侧,煤气和空气在这里混合燃烧加热炭化室,它是焦炉温度最高区域,并在推焦时受机械撞击,故一般荷重软点高,导热性好的硅砖砌筑。1b)加热水平:燃烧室与炭化室顶面标高差称为加热水平,其目的为了在上部与下部焦炭同时成熟的条件下,保持适当的炭化室炉顶空间温度。c)燃烧室由若干火道组成,以便于控制从机侧到焦侧的温度分布,同时,相邻火道隔也起着增加焦炉结构强度的作用,对于双联火道带废气循环的焦炉,每个火道的隔墙上部有跨越孔,下部有废气循环孔,废气循环是改善焦炉高向加热的主要措施之一。d)在每个火道内煤气与空气斜道口都装有调节砖,下喷式焦炉有垂直砖煤气道口e)燃烧室砌体的炉头,由于温度变化剧烈,容易产生裂缝,剥落和变形,故炉头适宜用耐急冷急热性好的高铝砖。3)斜道区a)斜道区位于炭化室及燃烧室下面,蓄热室上面,是焦炉加热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结构复杂,温度也较高。b)斜道区内燃烧室相连通的通道称为斜道,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及排出的废气均通过斜道。下喷式焦炉的垂直砖煤气道通过斜道区把加热用的焦炉煤气导入立火道内进行燃烧。4)蓄热室蓄热室位于斜道区下部,通过斜道区与燃烧室相通,是废气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部位,在蓄热室里装有格子砖,当立火道下降的帜热废气经过蓄热室时,其热量大部分被格子砖吸收,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交换进入冷空气,格子砖又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在焦炉整个生产周期内,蓄热室就是这样不断交替进行着蓄热和放热交换气经过蓄热室降低,上升的气体被预热,,这样提高焦炉热效率。蓄热室主要由小烟道篦子砖格子砖隔墙封墙等组成。a)小烟道小烟道位于蓄热室的底部,是蓄热室连接废气盘的通道,小烟道内温度变化剧烈,波动幅度达300~400℃,因此在硅砖小烟道内衬以粘土砖,以保护硅砖砌体。b)篦子砖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篦子砖孔径的改变,使气流沿蓄热室长度方向,根据加热要求合理分配,篦子砖有圆孔型与方孔型两种。c)格子砖它是热交换发介质,由于气流冷热变化频繁而剧烈,因此均采用耐急冷急热性能交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