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来宾市兴宾区第二幼儿园罗继莲[内容摘要]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意思是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从语言行为中捕捉他们思维的脉络,只有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的回答和提问做出积极回应,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作为老师和家长,就应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关键词]教师;幼儿;互动策略案例:“录像图示”孩子在交流“看录像”的操作图,老师问:“都看得懂吗?”“看得懂”大家一起回答道,孩子们自信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我可有些看不懂,能不能告诉我怎样才能看明白?”老师无事生非抛出了问题。”连老师都不懂,大家兴致高了起来,“可以按数字的顺序看。”“可以看图示的意思”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看图的经验,其中不乏有不同意见的碰撞,更出现了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最后讨论集中到遥控器的操作方法。“遥控器频道应该按几下?”老师一下把讨论引到关键问题。“三下。”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老师跟着大家的口令连续按了三下,却没有出现图像。“这是怎么回事?”有的说:“按了太快了。”有的说:“太慢了。”还有的说:“遥控器的电池没电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孩子又兴致勃勃展开了讨论。教师的无事生非生出了一个极其有价值的“非”,价值之一在于并不是孩子没有问题,而是孩子自己没有发现问题,老师只是以“生非”引发儿童关注和思考问题,价值之二在于这是一个能够引发积极互动“非”,如何看图示?如何操作遥控器?遥控器与电池的关系?师幼之间、生生之间因为这个“非”而展开了一系列生动的交流。我们认为师幼间的人际直接互动具有即时性、瞬间性、直观性的特点,对教师和儿童更具有现场挑战,对儿童行为和思维往往产生直接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师幼互动并不仅仅是儿童建构的重要途径,对教师主体的发展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敏锐的观察、客观的判断、深刻的反思、发起有效互动的能力、对儿童的理解、对教育的诠释,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不断积淀智慧孕育思想,师幼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建构和成长,这是我们努力追求与期待的境界。新《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已将视角聚焦到师幼互动这个最为本质、关键的元素上,这是变革和推进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需要和保障。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运行中的主体状态,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具活跃、最具动态的核心要素,任何完美的教育理念、课程价值、活动方案都必须通过师幼互动才能转换为儿童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被“老教师”称之为“缺乏教育机智”的现象,其中主要缺乏的,就是“形成良好师幼互动”的“机智”。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意思是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从语言行为中捕捉他们思维的脉络,只有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的回答和提问做出积极回应,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孩子们好奇好问,其中包含了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而这时教师就应该是一位细心的倾听者,去倾听幼儿谈话的热点话题。这就要求老师花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观察孩子的需要;猜一猜他们在想什么,听一听孩子在说什么,看一看孩子表达什么;尽可能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我们认为有效互动首先取决于师幼间、生生间的交流与碰撞,而有价值的交流碰撞的基础则在于能够引发互动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激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一、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宽松和谐的气氛是幼儿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师幼之间感情融洽,幼儿思维活跃,才能爆发出有效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充分运用语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