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遵义参加党支部书记培训心得体会盛夏时节,远赴贵州遵义,参加了市老干部局举办的xxxx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通过几天的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实地观看,丰富了知识,受到了教育,感触颇深,收获颇丰。一、深化了对遵义会议的认识由于战争年代环境的残酷,遵义会议的资料遗失殆尽。在党史研究方面,关于遵义会议这样一个重要节点,却只是粗线条的,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对我来说,通过这次培训补了不少课。一是了解了没有1934年12月的三次会议,就不会有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在经历了五次反“围剿”失败和湘江战役损失惨重的巨痛后,党和红军的不少高层领导开始冷静思考。通道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避免了北上湘西可能导致全军覆灭的危险,解决了避敌口袋、转兵贵州的问题。几天后的黎平会议、猴场会议,进一步拒绝动摇,解决了跨过乌江、进兵遵义的问题。几次会议的正确决策,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没有这三次会议一次次否定李德、博古的错误领导,就不可能有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二是懂得了没有遵义会议后的四次会议,就谈不上真正挽救红军、挽救党。1935年1月15—17日,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其直接成果,主要是解决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由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同时选举毛泽东进入中央决策圈。此后,从2月上旬到3月中旬,党中央又先后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先是“鸡鸣三省”会议,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上的协助者。此后的扎西会议,采纳毛泽东建议,二渡赤水,再占遵义。鸭溪会议,任命毛泽东为红军前敌司令部政委。特别是3月中旬的苟坝会议,毛泽东力排众议,再次避免了红军被围之险。同时中央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毛泽东取得了军事上的决策权。这才有了四渡赤水、兵逼贵阳,转兵云南、巧渡金沙,使红军彻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四次会议不断扩大和落实遵义会议的成果,是遵义会议的完善和继续。可以说,至此遵义会议方圆满结束,至此才真正实现了挽救红军、挽救党、挽救革命的伟大转折,实现了党由幼年向成熟的伟大转变。二、深化了对党的“初心”的认识遵义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登红军山,瞻仰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红军山上的烈士陵园,安葬着在遵义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连姓名都没留下的无名烈士。这些当年的热血青年,参加红军干什么?英勇献身为什么?答案朴素而明确,那就是为包括自己父母兄妹在内的千千万万穷苦人打天下、求解放,就是打烂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这就是我们党、我们军队最早最现实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初心”。站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每个学员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憾,思想得到了荡涤,更加坚定了党的信念,坚定了落实xxx总书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决心。在红军山上,更加令人动容的是瞻仰“红军坟”,聆听“红军菩萨”的故事。红军某部卫生员,因给当地群众治病而掉队,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群众不忘红军恩情,将其安葬,并常带香烛纸帛到坟前祭扫。敌人屡屡将坟捣毁,群众则一次次将墓重建,并称这位安葬在红军坟中的卫生员为“红军菩萨”。时至今日,红军坟前仍然香火不断。这名红军卫生员,当时没有留下姓名,群众甚至连其性别都没辨明。但是人们却始终怀念他、祭奠他。为什么?就因为他是为群众治病,为人民牺牲的。在他的身上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一个红军战士的崇高品格,体现了红军的初心。这个初心就是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所讲的“完全地为着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也就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站在红军坟前,瞻仰红军卫生员的铜像,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流,不由得想到了和这个“红军菩萨”同样平凡的张思德和雷锋。毛主席亲自参加张思德的追悼会,并发表《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演。亲自为雷锋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