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导读:《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的作品,文化之旅中的语录也是很经典的。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希望你会喜欢!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11)浅渚波云影,小桥流水江村。2)还历史以真相,还生命以过程。3)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的。4)修善,总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损坏。5)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6)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7)斜躺着,看白云,听蝉鸣,传闲话。8)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9)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10)不在企望迁徙,听任蔓草湮路,这便是老。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21)沧海滴水,何问其源?来自无限,归于无限。2)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能构成自我嘲弄。3)登高一呼,山鸣谷应;举目四望,海阔天空。4)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5)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6)路,就是书。7)人生如戏,角色早定。8)我们,也有可能这样。9)它无痕无迹,却被天地铭记。10)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11)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12)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许,身后正是沉默的原因。13)我对人类前途的展望是一种宏大而美丽的悲观。14)历史不只是印刷在课本上,而是掩埋在大地深处。15)我到过一个地方,抽象得像寓言,神秘得像梦境。16)彼此太熟悉了,忘了他给世界带来的陌生和特殊。17)以一种色调贯穿始终,比色彩斑斓的人生高尚的多。18)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19)是天地,给了我们生存基座,因此也给了我们文化基座。20)人类常常产生“高于自然”的艺术梦想,在这里必须放弃。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31)虽然不是原来那颗,但种子在,静坐在,守护在,虔诚在。2)青菜大米粥,加上藿香正气丸,入口便回神,这就是中国人。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没有两者,路就是书。4)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把绳索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都成了罪孽的化身。5)也许有人说,都已经要灭亡了,还要什么格调?我说,正因为要灭亡了,只剩下了格调。6)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得高调的人一定是让别人受了苦。7)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像都生气勃勃。8)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损,又不断的为自我耗损而再耗损。9)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10)为了躲避苦、害怕苦、转嫁苦,人们不得不竞争、奋斗、挣扎、梦想、恐惧,结果总是苦上加苦。11)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于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12)大凡风景绝佳处都不宜安家,人与美的关系,竟是如此之蹊跷。13)我知道,越有声势的强力,越是性空;越有吸引力的美事越要放下。14)无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跪身,又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谢恩。15)单向完满的'理想状态,多是梦境。人类难以挣脱的一大悲哀,便在这里。16)漂移中的家最能展示家的本质,危难中的漂移最能让这种本质刻骨铭心。17)先不讲彼岸,只讲此岸。先不讲天堂,只讲地狱。先不讲星星,只讲乌云。18)如果人生和历史都是拔离了琐碎事物的建构,那么它们也就不属于现实世界。19)不会对已逝的生活现象迷恋到执着的地步,总会酿出一种突破意识和先锋意识。20)在热闹的镜头中,你只需要平视和俯视,而对于孤独的云霞,你必须抬头仰望。21)在如此废墟面前,科场案的曲直,亲人们的屈死,只是变成了历史褶皱中的微尘。22)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23)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24)人类本应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终点一价值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25)一种庞大的文化如此轻慢一种与自己有关的庞大财富,以及它的庞大的创造群体,实在不可思议。26)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27)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