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俗節慶春節春節是節慶中最重要的日子。從大年初一到初五新春期間,處處洋溢熱鬧喜氣。大年初一是一年的開始,穿新衣、戴新帽、拜年、「走春」都是北港地區最普遍的習俗。到媽祖廟搶頭香是許多北港鎮民開春要事,為了討吉利求取一年的平安,北港的除夕成了不夜城,媽祖廟前的街道燈火輝煌,人人希望在最佳時辰,獻上馨香一炷,祈求一年平順。子時左右,鐘鼓齊鳴,廟門一開,頓時萬頭鑽動,每人虔心獻上香束,匯成媽祖香爐的熊熊大火,穿梭膜拜的人潮一波波湧進廟中。天稍亮,來自全省各地的信徒與進香團,鑼鼓喧闐震天價地響,廟庭則有不間斷的陣頭表演,這是北港小鎮特有的過年方式。4-2大年初一搶頭香初一禁忌特別多,如不能吃稀飯,以免出門遇到風雨或造成環境困苦。新春不能掃地、倒垃圾、倒糞便,以免將財氣掃走。不能曬衣服,才不會對天地不敬。打人、罵人、哭泣、說不吉利的言語,有觸霉頭之意。殺生、用刀器被視為大凶。打破器皿要說「歲歲平安」或「撞破瓷,錢財一大堆」。初一午睡也不行,男人會睡崩田墘,女人將睡崩廚房等等。對孩童而言,有吃有喝,犯錯沒人罵,又有長輩的紅包可賺,真是百無禁忌的好日子。過年期間,大家都喜歡聽好話,所以在「摸春牛」的習俗中,從牛頭到牛尾,因摸不同部位產生許多押韻有趣又吉利的俗語。如「摸春牛,年年富,年年春」、「摸牛頭,囝孫也出頭」;「摸牛尾,要剩傢伙」;2「摸牛嘴,大富大貴」;「摸牛耳,吃百二」;「摸牛腳,傢伙吃勿焦」;「摸牛濫,傢伙剩億萬」,這樣窩心的話,誰聽了都會開心。大年初二年初二,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嫁作他人婦的女性,在婆家辛苦整年,這天跟著夫婿、兒女回娘家。父母殺雞宰鴨款待女兒女婿,現在則到餐廳叫一桌,大家聊天要緊。南部岡山地區有「探墓厝」的習俗,讓外嫁的女兒有表示孝心的機會。初三老鼠娶親台灣俗語有「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意謂正月初一和初二開放賭博,民眾可以下賭場試試運氣,初三晚上老鼠娶親,因此要提早就寢不能再賭博。或謂初一開正拜年、初二回娘家請女婿都要擺出場面,初三老鼠娶親可以及早休息無須勞師動眾。「老鼠娶親」是華人社會普遍流傳的故事,但娶親的日期則有不同說法。台灣的老鼠是選在正月初三舉行婚禮,揆其原意應在疏解年節的忙碌,因為除夕要祭祖、圍爐、守歲,而初一有走春拜年等年俗活動,初二則必須宴請女兒、女婿,連續三天的勞累,為了調節作息使民眾得到休息,因此設定初三可以晚起。台灣俗語謂:「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民間認為正月初三為「赤狗日」諸事不宜,因此不必勞動做事。無論「赤狗日」或「老鼠娶親」,真正用意都是要民眾充分休息。初三晚上,民眾不但要提早熄燈就寢,而且要在廚房、倉庫等處放置穀類粿餅為老鼠「添妝」,民間稱為「老鼠分錢」。老鼠雖然為害人類,但在其娶親之日民眾會暫泯恩仇,以早睡來成全好事,以食物表達祝福之意,可見台灣人之善良。初四接神日3正月初四,傳說返回天庭述職的神明,將再回民間監察善惡,所以百姓都會準備牲禮、四果、酒、菜碗、甜品接神。「送神風,接神雨」是說送神時會颳風,接神時會下雨。「送神晚,接神早」,接神在上午,希望早日迎回神明繼續保佑之意。在北港初四還有一個特殊的習俗,就是行之有年的媽祖廟及部分廟宇抽公籤。朝天宮在初四子時,分別依港運、生意、水路、人口、五穀、六畜等各抽一籤,供各界信徒在新的一年行事之參考。初五隔開初五,各行各業準備開工接財神。在當日吉時,公司行號貼上寫著「開工大吉」、「生意興隆」的大紅紙,獻上三牲、果品,虔誠祭拜,祈求生意通四海、財源廣進。祭拜完畢,燃放長串鞭炮,在劈哩啪啦響中驅除邪魔,開工大吉利。現在開工日期有別於過往,廠商店家往往在年前已擇好吉日,在吉日當天象徵性開個大門,或啟動機器就算數,到初五,再放鞭炮以示「開工大吉」。天公生正月初九天公生,從「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這句話,可見天公生被重視的程度。民間認為天公是玉皇大帝,神格最高,因此祭拜天公就有許多禁忌和禮節要遵守,連供品擺放都有一定的講究。供桌要有頂桌和下桌,頂桌獻給天公,以齋品為主;下桌以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