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的技术治疗原理是什么?所有射频热消融垂堑均由电发生器、测控单元、电极针、皮肤电极和计算机五部分组成。射频消融术的技术治疗原理是什么?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该系统组成一闭合环路,将电极针与患者皮肤电极相连。测控单元是通过监控肿瘤组织的阻抗、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射频消融的输出功率,使肿瘤组织快速产生大范围的凝固性坏死。最广泛为医患双方接受的新技术所有射频热消融垂堑均由电发生器、测控单元、电极针、皮肤电极和计算机五部分组成。该系统组成一闭合环路,将电极针与患者皮肤电极相连。测控单元是通过监控肿瘤组织的阻抗、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射频消融的输出功率使肿瘤组织快速产生大范围的凝固性坏死。消融电极是射频消融仪器的核心部件,因为它直接影响凝固坏死的大小和形状。理想的凝固区形状应为球形或扁球形。在B超或CT的引导下将多针电极直接刺人病变组织肿块内,射频电极针可使组织内温度超过60°C,细胞死亡,产生坏死区域;如局部的组织温度超过100°C,肿瘤组织和围绕器官的实质发生凝固坏死,治疗时可产生一个很大的球形凝固坏死区,凝固坏死区之外还有43~60C的热疗区,在此区域内,癌细胞可被杀死,而正常细胞可恢复。2治疗原理编辑射频简介射频是一种频率达到每秒15万次的高频振动。人体是由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复杂结构,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介质,如离子、水、胶体微粒等,人体主要依靠离子移动传导电流。在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离子的浓度变化方向随电流方向为正负半周往返变化在高频振荡下,两电极之间的离子沿电力线方向快速运动,由移动状态逐渐变为振动状态。由于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及移动速度不同,离子相互磨擦并与其它微粒相碰撞而产生生物热作用。由于肿瘤散热差,使肿瘤组织温度高于其邻近正常组织,加上癌细胞对高热敏感,高热能杀灭癌细胞,而副作用不发生。热效应具有消融和切割功能的射频治疗仪的治疗机理主要为热效应。射频波本质上是特定范围内的电磁波。目前医用射频大多采用200KHz-750KHz的频率。(内镜)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为400KHz。当射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时,因电磁场的快速变化使得细胞内的正负离子快速运动,于是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细胞内的其它分子、离子等的摩擦使病变部位升温,致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3治疗过程编辑局麻下将3〜4根电极导管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送入冠状静脉窦、高位右心房及希氏束、右心室等部位刺激心房和心室诱发与临床一致的心动过速,定位心动过速起源点,然后将消融用的电极导管送达已定位的起源点并与体外的射频发生器相连。放电后重复电生理检查,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且临床随访无发作,则说明消融成功。4适应症编辑实体瘤将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在B超引导下,经电极针定点发射到子宫肌瘤中心,使肌瘤带电,在高频交流电作用下,瘤内离子往复高频震动,离子间摩擦产热,热度可达40°C~60°C,肿瘤组织不比正常组织耐热,这样温度足以是肿瘤细胞脱水,细胞内蛋白变性,细胞凝固、坏死,以后逐渐被机体吸收排出体外,达到不用开刀消除子宫肌瘤、保留子宫的目的。射频生物热效应使子宫肌瘤发生如下作用1)肌瘤细胞死亡;2)血管损伤和闭锁血供;3)肌瘤内的神经破坏;4)pH值下降;5)激素受体被破坏;6)免疫系统特别使吞噬系统被激活,最后瘤体达到自行缩小、消失。常见的妇科疾病射频生物热效应使子宫内膜发生如下作用:在凝刮子宫内膜同时,消融基底层到2〜3mm的浅基层,使其脱落排出,从而达到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目的,对子宫肌层结构及卵巢功能无影响。因射频消融术是在B超的全程引导下完成,术中直观易察,不需开腹,不会切除任何正常组织,从而完整的保留了子宫与盆腔结构的完整性。是妇科微创史中又一新的突破。射频消融除了能有效地消除肌瘤外,还可运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糜烂、尖锐湿疣等疾病,经过多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射频消融在妇科方面所表现的效果是极为理想的,据临床数据表明,当子宫肌(腺)瘤W5CM时,一次性治愈率达97.83%;子宫出血时的一次性治愈率达91.58%。宫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