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名人面對面」專訪接接受受「「名名人人面面對對面面」」專專訪訪淨空法師講述講記小組恭敬整理編者按:淨空法師於2000年6月9日,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台「名人面對面」的專訪,該節目於2000年6月25日播出。主持人是許戈輝女士,節目中對法師首位以先進科技、多媒體互聯網及廣泛流通光碟,弘揚佛法,每日弘法授教,並發起及促進九大宗教和諧互助之功德,予以高度評價。主持人與法師從各方面談論,包括法師出家因緣,日常生活、政治、經濟與宗教的關聯,教育與知識之區別,如何識別正教與邪教,宗教與教育之關係等看法,做了相當有深度的探討。當時以訪問方式進行,編者為方便閱讀,將內容略作整理,取訪談之重點,以饗讀者。此段專訪,已製成影音專輯,歡迎至各淨宗學會索取。主持人:請問法師早年是為什麼出家的?法師:我是從哲學走進佛門的。當時,我的哲學老師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這兩句話引進佛門的,從此我開始學習佛經。大概過了一個月,我認識了章嘉大師,跟他學習三年,我的佛學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出家也是章嘉大師替我選擇的。當時他問我的旨趣是什麼,我說我唯一有興趣的,就是為社會、為眾生服務。早年我對政治很嚮往,他說既然真的是為人民服務,宗教教學比政治好。政治,如果一個政策錯誤,會害很多人;而宗教教學,有百利無一害。我想想很有道理,就選擇了宗教教育。主持人:請說說您的生活安排,您是如何修行的。法師:日常生活、飲食起居,一切隨緣,沒有嗜好、沒有挑剔,一切隨順大眾,過隨緣快樂的日子。1接受「名人面對面」專訪主持人:你剛才提到的政治,從歷史角度來看,似乎宗教與政治有某種聯繫,一直不能脫離政治。譬如,佛教最鼎盛的是唐代,當時佛教就被統治階級所利用,為政治所服務,請問您是如何看待政治與宗教之間的關係?法師:如果宗教、學術一切都不被政治利用,政治的作用等於零,它要用什麼方法幫助人民,讓人民達到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政治是一個總體,所有一切都要為它服務,它也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就正確了。如果說是被人利用,這個觀念是錯誤的。譬如一個好的領袖,他真正是為國為民,我們全身心奉獻給他,就是奉獻給國家,奉獻給人民。主持人:您在佛教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樂土,不過對我們這些凡夫來說,似乎生活中總有一些負面的情緒存在,比方說:孤寂、空虛、憂傷、煩惱、妒忌,您認為這些負面的情緒,根源何在?法師:這是一個教育問題。《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個問題就是習性,習性是後天的教育問題。人本性都是善良的,何以變成不善,就是由於習性沒有得到好的教育。現在教育好像很發達,實際問題很多。教育是要懂得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是真正的教育,一生受用不盡。現在所有學校是知識的傳授,不是教育,所以社會才會這麼亂,人生活得這麼苦。主持人:按照您的說法,現在真正受過教育的人太少了。請問:教育和知識有什麼區別?法師:人與其他動物的差別,就在受教育;人受過教育,其他動物沒受過教育。人如果不受教育,跟其他動物沒什麼差別。不但沒有差別,人是動物裡面最壞、最可惡的。那些毒蛇猛獸不飢餓時,一定不會傷害其他的小動物。我們在動物奇觀裡看到,獅子虎狼吃飽的時候,小動物在牠身邊走來走去,牠理都不理。可是人不一樣,人不吃2接受「名人面對面」專訪牠,還要想辦法去害牠。所以,人之可貴在接受聖賢教育。這一點,我們從歷史上也能看出一些門道,改朝換代多少次,教育政策不改變,教育理念不改變,教育方式也不改變。主持人:佛教有其理論道理,不過它已經幾千年了,在今天還適用嗎?法師:這是萬古常新的真理,真理是超越時間、空間的,不但在今天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適用,乃至全世界都適用。所以,七十年代英國的湯恩比博士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唯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他看得很清楚,全世界任何學術理論方法,都不能將這個動亂平息,唯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主持人:對於青少年來說,具有判斷力是很重要的。在我們的生活裡,有形形色色的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