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填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姓名)组织编写的。共、、三卷。分类记述到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__”、人物“__”、事件“”等要素。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撒.盐()差可拟.())尊君在不.(相委.而去()柳絮.()无奕.()3.默写。(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兄子胡儿曰:“。”兄女曰:“。”(2)友人便怒:“__。”(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即公大兄无.奕.女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行.: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相委.而去:下车引.之:5.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__今义(2)太丘舍.去:古义今义(3)下车引.之:古义今义(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今义6.翻译下列句子。(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3)陈太丘与友期行。(4)去后乃至。(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下面的成语包含本文的重点字词,请同学根据本文所学的知识猜出成语含义。不期而遇:引吭高歌:去危就安:锲而不舍:8.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9.元方是个有怎样性格特点的小孩?他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之学必好问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良愕然,欲殴之D.投诸渤海之尾1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2.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令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1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两虎争人而.斗者(而:)而.有刺两虎之名(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庄子将刺之.(之:)管与止之.(之:)14.翻译下列句子。(1)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2)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15.用一个成语概括下面一句话的意思。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成语:。16.故事中管与用什么方法去智杀两虎?三、综合性学习17.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的比喻句吗?1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2)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3)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A.阻止履行丰厚B.遏制奉行丰富C.遏制履行丰富D.阻止奉行丰厚19.请填写下列表格我认为本单兀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这几个方面: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我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在学习本单元后,我记住并能应用的知识是:我将这样来弥补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参考答案:1.南朝宋刘义庆上中下汉末东晋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2.sonifouweixuyi解析:古文的注音要注意通假字和古今异读的现象,同时还要规范书写。“不”在这里表达的是“有没有”的意思,它是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