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第十三章货币需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达到:熟悉货币需求的基本概念;掌握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并能说明这些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掌握货币需求函数的定义、作用与变量;深刻理解传统货币数量说与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了解凯恩斯学派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关系。一、概念1、货币需求:是指公众在综合权衡各种资产的收益和成本之后,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2、名义货币需求:是指公众货币需求的名义值,它以货币单位来衡量,与物价水平正相关,随物价的上升而上升。3、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公众货币需求的实际值,是经实物衡量的货币需求量,实际余额需求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4、交易动机:是指人们通过持有流动性较高的货币资产以满足日常的交易活动,在该活动中,货币行使了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5、预防动机:是指个体为应付未来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或收入波动等不确定性而持有货币。6、投机动机:是指个体将货币当作一种资产,用于投资活动。7、市场利率: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使用资金的价格。8、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额在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9、货币数量论:是一种以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价值和一般物价水平的理论。10、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持有名义收益为零但可能灵活周转的倾向的心理倾向。二、思考题:1、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答:由于货币所具有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贮藏等基本职能,以及高流动性、低风险性等牲,人们持有货币通常有三种动机:1)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是指人们通过持有流动性较高的货币资产以满足日常的交易活动,在该活动中,货币行使了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2)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是指个体为应付未来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或收入波动等不确定性而持有货币;3)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是指个体将货币当作一种资产,用于投资活动。2、公众收入是如何影响货币需求?答:货币需求不仅依赖于个体收入水平的高低,还依赖于个体收入的支付方式和收入的不确定性。1)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的依赖性,通常,个体总收入越高,其开支也越大,需要进行的交易量及为该交易量提供流动性的货币需求量也越大;2)货币需求依赖于收入支付的具体方式。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与货币需求正相关,也就是说,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越长,货币需求就越多,反之,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越短,货币需求也就越少。3、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市场利率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市场利率上升,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货币需求将养活市场利率下降,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减少,货币需求将增加;2)市场利率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有价证券的价格成反比。4、请举例说明人们的心理活动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第十四章货币供给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达到:熟悉有关货币定义的理论,掌握M1与M2的含义;正确理解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包括过程和结果);掌握货币供给决定机制度的一般模型——乔顿模型;掌握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含义,并能说明它们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了解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与卡甘模型。一、概念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必须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2、货币存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于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总量。3、货币流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实际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之积。4、原始存款:是指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5、派生存款:是指由银行的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而引起的存款。6、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形式保留,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储备。7、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量的比例。8、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