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故事法日期:2011-12-2108:55:58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故事法生活中,人们谁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因为故事除了它的趣味性能吸引人外,重要的是它能创造人们对真、善、美的情感依赖,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故事还具有重要的思想品格教育价值,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故事曾经是世界上许多大教育家最喜欢用的教育手段”。初一思想政治课是从德育的高度,集学习品德和心理知识、培养行为能力与一体,重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据此,课文中大都选用了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但出于好奇,这些故事在上课前学生一般都已看过,到上课时已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有时又因为一些课文内容平淡,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里可纳认为:“讲故事是发展儿童品格的自然方式,因为故事使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教育人,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好故事激起强烈情感的感受。”因此,教师如果能结合课文内容,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加以评说,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主动内化、自我领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仅以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人教版,2003年)为例,在每一课中选择一个知识点谈谈故事述评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爱的奉献——嚼饭喂盲婆爱是人间真情,是良好心理品质的外在表现,更是高尚道德的综合反映。在道德教育效果低迷的今天,加强中学生“爱”的教育已刻不容缓。对于中学生来说,道德品质锻炼已不是新鲜话题了,如何将其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教学中,讲述一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或列举一些实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以求达到对观点的认同,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提高其品格修养。【讲述】话说铁拐李倒骑毛驴在人间闲逛,见到一个瞎眼婆婆向一位姑娘乞讨。姑娘端来一碗米饭,先一口口将米饭咀嚼一番,再吐到另一个碗里,最后才喂老婆婆吃。铁拐李看不过去,便指责那位姑娘:“你怎么这样,将自己嚼过的米饭给老人家吃!”姑娘解释道:“这位老奶奶的牙全掉了,我怕她被干硬的米饭噎着,只好帮她把米饭嚼碎了……”话音刚落,姑娘便轻轻地升上天空成了仙。她,就是何仙姑。【讨论】何仙姑因何而成仙呢?【评说】善于施爱的人成仙,这虽然是个神话,但它却反映了人类的一种美好愿望和高尚追求。它实际上是比喻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便可成为备受人们崇拜的精神偶像。何仙姑不仅乐于施舍,还善于施爱,其高风亮节,确实令人敬佩。但与何仙姑相比,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和事,听后确实让人在震惊之余有一种十分悲哀的感觉。请听两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妇女在傍晚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被车撞伤的人,因看不清被撞人的模样,该人也说不出话来,只是痛苦地伸出一只手向她求救,她吓了一跳,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头也不回地回家了。后来,这位妇女突然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她丈夫因遭车祸去世了。原来,路上那个被撞伤并向她求救的人就是她的丈夫。医生说,伤者如果能早点送到医院抢救是不会死亡的。无独有偶,还有一位银行职员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群地痞流氓围攻一个人,地上还有很多血迹。他虽然心里不忍,但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走了。上班后不久,他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他儿子被人打死了。原来,那个被围攻遭到殴打的人正是他的儿子。事后,这两个故事里的人都捶胸顿足,追悔莫及,但均为时已晚。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或危险,甚至出现绝境,如果此时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事情的结局就可能大不一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想,当你在救助别人时,你的亲人也可能正得到别人的爱心扶助呢!这样想来,我们会体会到“爱”对于人类实在太重要了,难怪被称为“母爱专家”的冰心老人说:“没有爱就没有一切。”同学们还记得韦唯唱的那首《爱的奉献》吧?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二、发泄情绪——哭够了再说如今,青少年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痛苦、失望、焦虑等情绪,时常严重地摧残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政治教师,交给学生在准确识别自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