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孔乙己第二课时纳溪区棉花坡中学王建平学习目标:1、认真朗读课文,体会孔乙己悲剧命运。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3、讨论孔乙己悲剧的根源。《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第二次出场请同学们读出孔乙己悲惨遭遇,并感受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合作讨论:1、阅读课文四自然段和十一自然段,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提示: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角度,抓住关键句子和词语进行分析。2、体会众人(长衣帮、掌柜、顾客、“我”)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思考孔乙己的地位?3、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和背景分析)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1、阅读课文四自然段和十一自然段,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提示: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角度,抓住关键句子和词语进行分析。)外貌描写:穷困潦倒、好吃懒做。语言描写:死要面子、自视清高、自欺欺人迂腐不堪、执迷不悟动作描写:可笑可怜、不会营生、鄙视劳动优点:善良质朴,讲信用孔乙己的人物形象: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穷困潦倒、饱受凌辱,一个本性善良的可悲、可笑、可怜的悲剧人物。2、体会众人(长衣帮、掌柜、顾客、“我”)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思考孔乙己的地位?何家、丁举人:残忍的毒打和任意的践踏。掌柜的:冷酷势利、百般嘲讽、羞辱和取笑。顾客:冷酷无情、嘲笑、挖苦、讽刺和打趣。“我”:不耐烦,发自内心的瞧不起他。孔乙己的地位:社会地位低贱、任人践踏,是人们的笑料而已,可有可无是社会的多余人,没有任何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社会环境:黑暗、自私冷酷,世态炎凉。“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朗读下面句子体会孔乙己的地位:3、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和背景分析)外部原因: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生活在一个黑暗、自私冷酷的社会。自身原因:热衷科举,鄙视体力劳动,好吃懒做,坏脾气,自己的性格。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大约:表“猜测”,孔乙己很久没有来咸亨酒店,表明大家对孔乙己漠不关心,毫不在乎,没有人在乎孔乙己的死活,再次体现世态炎凉,社会冷酷无情。的确:表“肯定”,孔乙己的坏脾气,不会谋生,好吃懒做,很久没有来,应该死了。满脑的封建读书人的死观念,必然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死亡是必然的结局。拓展思考:假如你见到孔乙己你会给他提出哪些善意的建议?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自食其力。改变自己的思想,不然就会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和殉葬品,被时代所淘汰。不换思想就换人。真正伟大的人往往能主宰自己的性情,统治自己的心灵。真正伟大的人往往能主宰自己的性情,统治自己的心灵。作业设计: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结尾。纳溪区棉花坡中学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