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围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课件•外科围术期补液种类及方法•外科围术期肠外营养概述•外科围术期肠外营养的途径与制剂•外科围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的并发CONTENCT录•外科围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的实际01外科围术期补液概述补液的定义补液是指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患者因手术、创伤、感染等导致的体液、电解质和营养成分的丢失,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内环境稳定的过程。补液包括肠内补液和肠外补液两种方式,其中肠内补液主要通过口服或鼻胃管途径给予,而肠外补液主要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补液的目的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手术和创伤可能导致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通过补液可以纠正这些异常,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内环境稳定。维持机体灌注和氧供手术和创伤可能导致机体灌注不足和缺氧,通过补液可以维持足够的灌注和氧供,保障机体的生命活动。补充营养和能量手术和创伤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增加,通过补液可以补充营养和能量,促进机体的康复。补液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确定补液量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况、手术和创伤的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补液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确定补液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液种类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液种类,如等渗盐水、平衡盐液、胶体液、血浆等。遵循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的原则在补液时,应先给予晶体液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再给予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最后给予葡萄糖以补充能量。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在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电解质等,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02外科围术期补液种类及方法晶体液生理盐水用于补充钠离子,维持电解质平衡。02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能量,促进组织修复。0103林格氏液含有电解质、葡萄糖和氨基酸,用于维持内环境稳定。胶体液100%80%80%明胶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一种人造胶体,具有扩容作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一种人工合成的胶体,具有扩容作用,维持血容量稳定。天然胶体,与血浆相似,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代用品白蛋白一种血浆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容量稳定。血浆制品如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等,用于补充血液成分,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凝血功能。围术期补液的注意事项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酸碱失衡。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害的药物或溶液。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和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液种类和量,避免过量或不足。03外科围术期肠外营养概述肠外营养的定义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肠外营养适用于由于疾病或创伤导致胃肠道无法正常消化吸收的情况,或者患者处于昏迷、严重感染等需要严格限制胃肠道功能的状态。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严重肝、肾疾病或心力衰竭等导致胃肠道不能耐受者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短肠综合征、放射性肠炎或克罗恩病等导致胃肠道吸收障碍者胃肠道梗阻或功能障碍严重创伤、手术或感染导致的分解代谢增强、营养不良以及胃肠道淤血、充血、水肿等胃肠道外瘘、严重腹泻或呕吐等导致营养不良者肠外营养的禁忌症01肠外营养的禁忌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95%85%75%50%02严重代谢性紊乱尚未纠正者(如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45%03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04休克、DIC等危重状态尚未稳定者急性胰腺炎的急性反应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需05要严格限制营养摄入的情况04外科围术期肠外营养的途径与制剂肠外营养的途径外周静脉导管适用于短期肠外营养、能耐受经胃肠道营养的患者,以及需要较少静脉通道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需要长期肠外营养、不能耐受经胃肠道营养的患者,以及需要多条静脉通道的患者。肠内营养管适用于不能耐受经胃肠道营养的患者,以及需要较少静脉通道的患者。肠外营养的制剂氨基酸制剂脂肪乳剂碳水化合物制剂维生素制剂矿物质制剂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提供人体所需的脂肪,如注射用大豆油、注射用鱼油等。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等。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如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