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南太行地区淇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和《鹤壁市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鹤政〔〕号),做好淇县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工作,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遵循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总要求,统筹考虑南太行地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通性等内在规律,坚持保护优先、着眼长远、突出重点、自然恢复的原则,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河流域进行整体保护,维护全县生态安全、饮水安全,促进我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总体要求年底,全县南太行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生态保护红线得到有效执行,重点修复工程项目全面完成:森林蓄积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改善,重点湿地生态功能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明显提升;主要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水源地得到全面保护,水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整治,矿山生态2/6环境得到修复,耕地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效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全面建立,生态扶贫初见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三、工作原则坚持保护优先、恢复为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高效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现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切实强化综合治理效益,促进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人地和谐。坚持系统修复,建管结合。统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推进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正确处理修复治理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坚持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组织、实施、考核、激励等管理机制,构建责权明确、协同推进、务实有效的工作格局。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定位等,先易后难、分步推进,优先解决全市重点生3/6态环境问题。四、工作安排依据项目整体推进情况,分为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年月至年月底)。年月底县国土资源局配合编制单位做好项目工程细化方案编制,确定年拟支持项目,同时启动勘查设计的招投标工作,月日前,省专家进行现场踏勘,提出支持的意见和初步预算,月中旬省财政厅对拟支持的项目进行预算评审。月日前完成勘查设计招投标工作,年月日前,拟安排的项目上报省政府批准,下达项目计划,月日前全部完成项目的勘查设计及评审工作并提交最终的勘查设计报告,月日前发布项目施工招标公告,月日前完成年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二)第二阶段(年月至年月底)。县国土局牵头,县财政、环保配合全程监督项目施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施工任务,并通过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保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评估。具体完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个点,地质低效林改造亩,河道生态修复(夺丰水库、红卫水库上游河道治理及周边水土)。(三)第三阶段(年月至年月底)。采取开发式治理,完成灭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并全面完成我县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五、保障措施4/6(一)加强领导。为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淇县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我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工作。(二)明确责任。县财政局负责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协调,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并监督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县环保局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环保监管,并成立统计组,对项目实施台账管理,明确各修复工程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验收时间、汇交时间、工程效益、影像资料等,按月统计汇总工程进度,分析工期延迟原因和存在问题,并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解决。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开展南太行地区淇县山水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