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这些奇怪的小老外VIP免费

这些奇怪的小老外_第1页
1/4
这些奇怪的小老外_第2页
2/4
这些奇怪的小老外_第3页
3/4
这群“奇怪”的小老外加拿大南希坎贝尔中学来的这群小老外,着实让我“奇怪”了一回。初进校园的他们,就像一群观光客——背着鼓鼓的旅行包,戴着墨镜,扎着耳钉,有的还有小小的纹身,一边好奇地东张西望,一边热情地和所有人打着招呼,让人一度以为他们是带队的老师。反观我们那些承担了寄宿家庭任务的学生,则显得紧张而局促,眼神里流露出中国人初次见面时的习惯性腼腆和微微的兴奋。西方的开放活泼与东方的含蓄蕴籍慢慢擦出的火花,让初春的校园显得如此和煦而温暖。周一早训导的欢迎仪式上,他们就更“过分”了,介绍完自己也不等老师讲话,就在主席台上当着两千多人的面玩儿起了自拍,笑声大得全场都听得见,让我们真正看了一场“西洋景”。我们的学生也都在台下笑,估计不少人也会嘀咕“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歪果仁”。当然,值得表扬的是今天他们穿了校服——墨绿色鸡心领毛衣和领带。天气虽然微冷,但他们在台下排队时没有一个人皱眉抱怨,升旗时也知道全体肃立,全不理会身旁吱吱呀呀经过的自行车。下午是中加学生的文艺演出交流,他们吃过午饭就开始紧张的排练,像白求恩一样不远万里的带来了几大包服装道具——有这个必要吗?演出开始后,我们的学生准备了独唱、独舞、相声和小合唱,水准也还不错——毕竟学习紧张,准备不太充分。轮到他们表演了,一个加印混血的小黑胖子说他们要表演一个展现团结的舞蹈——好吧,个性十足的他们是怎么团结的,让我们拭目以待。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我被深深震撼了。当这些孩子在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拍着巴掌走出幕布时,现场的喧哗与躁动立刻无影无踪,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天哪!这还是昨天那群随随便便、叽叽喳喳的孩子吗?——我们的广播操比赛也未必能做到如此整齐划一而富有韵律呀!于是,从不用手机录像的我第一次拍下了这个难忘的时刻,这个我想让更多人了解的时刻。他们一共表演了六个节目,都是舞蹈——集体舞蹈,不仅第一个有主题,而且其他舞蹈都有:消除种族隔阂、提倡男女平等、远离青春迷惘与毒品、拒绝枪支暴力、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等。每个孩子的表演都如此自然而真挚,每个节目都令人感动并且陷入思考:为什么这些看起来心不在焉、漫不经心的小老外,会为了一场并不十分重要的演出如此卖力?为什么他们所展现的主题如此“高大上”,而表演又是那么接地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看得懂?为什么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多个角色,主持、领舞、伴舞样样都能拿得起?为什么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发自内心的自信的微笑,他们可以大大方方的和每一个人拥抱并给予他人最大声的“嗨~”,而我们的学生连要张合影都显得那么谨慎?他们的阳光、自信、专注和能力素养让我不由得审视自己十五年的职业生涯!我看着身边喜笑颜开、激动不已的女儿,不由得想:要是我的孩子将来也像他们一样,该有多好!或许吧,在父母和老师的眼里,他们真的就是“孩子”,而我们的眼里,他们只是“学生”。经历了这一次小小的教育理念与文化的触碰,尚不至于令我崇洋媚外或妄自菲薄,更不会令我成为一个中国式教育的批判者或背叛者,但我确实想起了夸美纽斯的“学问、德行和虔信”,想起了杜威的“生活即教育”,想起了陶行知的“解放儿童”以及鲁迅的“拿来主义”。当我们积极的倡导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当我们不断的纠结于成长、成人、成才和成功这些教育命题时,当我们习惯于既有培养模式的条条框框时,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我们想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能通过何种途径给予孩子的又是什么?李泽厚曾对教师说,你可以通过对教育规律的彻悟,发现和创造属于你自己的那份职业幸福,当然也包括学生的幸福。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这不是妥协,而是个人直面历史、正视现实的一种清醒和理性!感谢这群“奇怪”的小老外,让我在差异中发现差距,再一次去思考昨日的来处,探寻明天的出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这些奇怪的小老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