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2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4、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教学准备:布置学生了解雷雨知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生字宝宝又和大家见面了,能大声叫出他们名字吗?(开火车读)2、初读了课文,我们发现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雷雨的读板书:雷雨前——中——后,我们也知道(1-3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4-6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7-8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3、今天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展现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情况,你能做到吗?(老师要评出一批读书小能手)二、品读雷雨前第1---3自然段,积累和运用好词。师:雷雨前,作者看到了什么?用——划出句子,听到了什么呢?用~~划出句子。P80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生默读1—3自然段。)PPT出示默读要求:然后画出句子。师:谁来说一说,作者在雷雨前看到了什么?生:A:作者看到“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板书:(乌云)师:从这个句子,你可以看出乌云非常——(生:多)师:哪个词可以看出乌云很多的?生:(满天)师:图片,这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让你觉得——(难受,害怕)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压)师:压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压力压住高压压抑、、、、、)师:小朋友的词汇真丰富,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左手压自己的右手。随机问一个学生:你用力了吗?师:原来压下来时很有力量感的。(请你读这句话,男女读)师:作者用一个“压”字把黑沉沉的乌云给人们带来的闷热、难受、恐惧呈现得多好啊!师:天气很闷热,一丝风也没有,连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板书:一动不动,一声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板书:狂风)过渡:师:“蜘蛛”也害怕了,赶忙逃走,它是如何逃的呢?引出垂(做垂的小实验)B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理解“垂”。师:同学们跟小作者一样,很用心观察,连这么小的蜘蛛丝也没有逃过你们1的火眼金睛。(过渡)师:雷雨前,还听到了什么吗?C、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老师跟大家开火车,把我们的雷声开得越来越响.师范读:听:“轰隆隆,轰隆隆——(一开始是小声).生: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师:你读得真不错,闪电和雷声在你的朗读中都有了变化。(全班小朋友看着我的手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变化。)全班生: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师:谁能用上“越越”说一句话。出示课件:小树越长越高。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大。越越。师:现在认真听课的同学,你学到的知识会越来越多,然后你会越来越聪明!(3)师:刚刚我们一起感受了雷雨前的景象,感觉到闷热、压抑、难受、害怕、紧张、、、、、、)我们带着这些心情再全班齐读1、2、3自然段,边读变想象雷雨前的情景,老师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同学们把我带进雷雨前的场景。三、品读雷雨中4----6自然段师过渡:大雨终于下起来来了。我们一起合作读师引读:哗,哗,哗,雨下起来了。生接着读: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师述说:雨太大了,就像一幅雨帘,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师引读(慢慢读):渐渐地,渐渐地,(生接着读)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引导读出渐变的声音.)1师:我们学习第一课找春天的时候,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发现春天的好方法,那就是看、听、闻、嗅都是观察的好帮手。今天我们也仔细地看一看,听一听,静静想一想,平时,你在雨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如地面积水,自己的眼睛很模糊,和别人说话要大声讲别人才听得清楚等等。教师随机评价)2这场雨下得真大呀!老师给大家也带来一场雷雨中的情景,看看作者观察的和我们平时观察到的是否一样?3请大家一起读4——7段,把老师带进大雨的情景中去。四、品读雷雨后7、8自然段。师:雨过天晴,经过大雨的冲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面对这么美的景色,作者也用自己美妙的文字记录下来了。大家自由读7——8段(边读边...